序_《诊宗三昧》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夫人身犹天地也.天地失和.则宇宙为殃.人身失和.则四体为病.所以主之者.在天地惟君.人身惟心.故心为君主.君失其治.则宇宙灾困.心失其养.则四体疾 .其弭灾困.惟相之调和燮理.治疾 .亦惟医之调和燮理.故曰.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然相失政则...

http://qihuangzhishu.com/845/2.htm

吴寿善_中医宝典

...采访 主持人在湖北省中医院国家中医肝病治疗中心有一位叫吴寿善老中医。不熟悉他人都觉得他是个老学究而实际情况是他性格与外表相距甚远。在认识吴教授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他患者。 解说能够轻松地和朋友们打篮球曾经是郑先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573.html

高洪山:非线性(中医视角)方法论杂谈(交流篇)_中医宝典

...被短路了)于是我们想想中医定义如果流程缺了上升(心)流程对应五味应该是缺了点?应该请教中医吃点瓜行不行?估计加点相生食也许更加重了短路特征可能不合适?或者再用点草给脾加加量可以反哺心?还有就是加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12.html

《友渔斋医话》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黄凯钧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记 第一种 一览延龄一卷 第二种 橘旁杂论上卷 古今医书大意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 方技中医术为要 脉 四时受病原委 六淫相兼说 用药如用兵 医不尽药石 治贵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uzhaiyihua/index.html

《黄帝内经》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该书中阐述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0993.html

妈祖名字由来_宗教文学_文学360

...妈祖名字由来 妈祖出生于仕宦之家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二十二世孙女。是当地望族。她原名林默妈祖父亲林惟悫母亲王氏人多行善积德。一天晚上王氏梦见观音大士慈祥地对她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于是便怀了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951.html

中医免疫思想由来_中医宝典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治病方法。我国最古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性就治不了病。然而有趣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于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先驱竟是醉心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53.html

和缓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和缓即医和兴医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医官。 和缓 即医和兴医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医官。由于其在医学上成就后人以和缓并称作为称誉良医代名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71.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_中医宝典

...……大元仁宗皇帝皇庆二年迁居城南道虎壁村……王氏家谱乃宋朝金国名医家谱。始祖王厚为宋朝金国良医。八世祖王士能曾劾赐龙衣封为历代良医十二世祖王伯辉大明封为世承先代医人二十世祖王笃生医术精良声名远播。家谱记有:吾祖王笃生妇科一艺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86.html

锦红片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方剂学》锦红片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方剂学》:锦红片处方生大黄、蒲公英、红藤、厚朴。制法制成片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通腑活血消肿。主急性阑尾炎。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汤剂锦红汤(见《中医外科学》)。...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nhongpian.html

共找到1,186,6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