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苏洵_史书_【文学360】

...史论上: 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檮杌。檮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作愈大。是以因史修经,卒之论其效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9.html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鉴赏_【古诗文大全】

...写成一部晋史。可惜,这部晋史没有能够流传下来。晋代潘岳在他的秋兴赋中说,自己三十二岁就开始有白发了,“斑鬓承弁”(音bian,皮帽),“素发垂领”(素,白;领,脖子)。后世因此以“潘鬓”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词。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675.html

苏轼列传_史书_【文学360】

...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6.html

肠癖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书家颜二民患肠癖十余年,其苦万状,中西医治终未能愈。乙丑余由陕军谢职归,遇于邗上,殷殷求治。为针手阳明数穴,以泻其热而通其壅,数日而愈。颜书一联(铁骑威边徼 金针度世人)以志感谢。肠癖之症,虚实并有,颜乃实,故效速。如属虚症,则养阴补脾,...

http://qihuangzhishu.com/716/117.htm

什么是三苏?_文学家_【文学360】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40.html

四十回 纵玩赏七夕鹊填桥 善俳谐一言雕贯箭_海上花列传

...,迎见天然,暂请宽坐。这房中却另是一样,只觉金迷纸醉,锦簇花团,说不尽绮靡纷华之概。 天然倒不理会,但见靠窗书桌上堆著几本草订书籍,问是何书。痴鸳道:“旧年叟刻仔一部诗文,叫一笠园同人全集,再有几花零珠碎玉,不成篇幅,如楹联、匾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265.html

正文·卷四十·祭文_柳河东集

...极。推而下之,法度不忒。旁而肆之,中和允塞。道大艺备,斯为全德。(温从陆质治春秋,梁肃为文章,勇于艺能,咸有所祖。)而官止刺一州,(元和三年十月,贬温均州刺史。议者不厌,再贬道州刺史。五年,移守衡州。)年不逾四十,佐王之志,没而不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529.html

六国论赏析_【古诗文大全】

...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2.html

卷二_全汉诗

...玉台新咏九。书钞一百六。类聚四十三。御览五百七十。乐府诗集八十四。广文选十四。事类赋歌赋注。草堂诗笺十二留花门诗注。诗纪二。又书钞百三十四引方、王、墙三文选二十七王明君辞注引方、王、墙三四十一答苏武书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139.html

四十四清商曲辞一_乐府诗集

...王僧虔论三调歌曰:“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氏三祖,风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而情变听改,稍复零落。十数年间,亡者将半。所以追馀操而长怀,抚遗器而太息者矣。”后魏孝文讨淮汉,宣武定寿春,收其声伎,得江左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公莫...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006.html

共找到475,9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