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齐僖公派人来报告宋、卫、郑三国讲和的事。隐公派众仲回答说: “君王使三国舍弃相互仇敌的图谋,安定他们的百姓,这都是君王的恩惠。寡君听到了,岂敢不承受君王的高明的好行动!” 无骇去世,羽父为他请求谥号和族氏。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族氏的事。众...
...何?《春秋》有讥父老子代从政者,则未知其在齐与?曹与? 《桓公十年》 1、桓公十年: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2、桓公十年:夏,五月,葬曹桓公。 3、桓公十年: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会者何?期辞也。其言弗遇何?公不见要也。 4、...
...王法。故不弃亦不载,以竟见之而已。苟志于仁无恶,此之谓也。 9、玉英:器从名、地从主人之谓制。权之端焉,不可不察也。夫权虽反经,亦必在可以然之域。不在可以然之域,故虽死亡,终弗为也,公子目夷是也。故诸侯父子兄弟不宜立而立者,《春秋》视其国与...
...之杂篇 16、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杂篇 17、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杂篇 18、晏子布衣栈车而朝陈桓子侍景公饮酒请浮之(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
...;并禁再行制造。案此实为长吁短叹的发源地,一经正本清源,即虽欲“缩小为细菌放大为炮弹”而不可得矣。 二,禁止扬雄《方言》〔3〕,并将《春秋公羊传》《谷梁传》〔4〕订正。案扬雄作《方言》而王莽篡汉,〔5〕公谷解《春秋》间杂土话而嬴秦亡周,〔6...
...。高下有水灾,曰大水。 冬,十月。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 ◇桓公二年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与夷之卒也。及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春秋》之义也。...
...《自序》 1、自序:余少好读董生书,初得凌氏注本,惜其称引繁博,义蕴未究。已而闻有为董氏学者,绎其义例,颇复诧异。乃尽屏诸说,潜心玩索,如是有日,始粗明其旨趣焉。《繁露》非完书也。而其说《春秋》者,又不过十之五六。然而五比偶类,鉴绪屠赘,...
...云:“王命卿士,南仲太祖。”《礼祭统》曰:“古者明君爵有德,必于太祖。君降立于阼阶南面向,所命北向,央由君右执策命之。” 6、爵:大夫功成未封而死,不得追爵赐之者,以其未当股肱也。《春秋谷梁传》曰:“追锡死者,非礼也。”《王制》曰:“葬从...
...也。行诛亲亲,虽��之犹有恩也。) [疏]“隐而逃之”。○解云:言隐匿辟杀,是以不直诛而��之矣。○注“明当”至“与之”。○解云:明《春秋》之道,当亲其亲,而原季子之心而与之,故善之耳。○注“於治”至“从轻”。○解云:注言此者,欲道《春秋》...
...战国策》之《韩策》 77、《谓郑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78、《或谓韩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79、《韩人攻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80、《或谓公仲》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81、《或谓韩公仲》原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