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何以知始考辄黜之?《尚书》曰:“三年一考,少黜以地。”《书》所以言三考黜者,谓爵土异也。小国考之有功,增土进爵;后考无功,削黜,后考有功,上而赐之矣。五十里不过五赐而进爵土,七十里不过七赐而进爵土,能有小大,行有进退也。一说:盛德始...
...连网之上,小肠通体,皆与连网相附。连网中均有微细管相通,据此则《内经》所言道路显然。西医不知《内经》,妄抵轩岐,以为未见脏腑,此不足怪。独怪中国趋好洋学,舍古圣之书,而弗深考,岂不谬哉!脾病多是小肠之火,蒸动湿气,发肿胀,作泻满,小便混浊,故...
...教授,令其严考诸医,取其许挂牌行道。既行之后,亦复每月严课,或有学问荒疏,治法谬误者,小则撤牌读书,大则饬使改业。教授以上,亦如《周礼》医师之有等。其有学问出众,治效神妙者,候补教授。其考试之法,分为六科。曰针灸,曰大方,曰妇科,曰幼科兼痘...
...《奇经八脉考》一卷,明李时珍撰。其书谓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为十二正经;阴维、阳维、阴蹻、阳蹻、冲、任、督、带为八奇经。正经人所共知,奇经医所易忽,故特评其病源治法,并参考诸家之说,荟粹成编。其原委精详,经纬贯彻,洵...
...种较常见疾病病证,每症列为一章,每章又分数节,先引《内经》,后选诸家并注明出于何书,分析原因、外候、辨证、脉象、治法、用药、附证、方剂等,均为详而不繁,备而不见。深为临床医家使用所称便。三、《本草备要》《本草备要》,8卷,汪昂撰,康熙三十三...
...后续性著作中,成就最大的无疑是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一成中写过大量有关医药方面的著作,其中的《升降秘要》和《药性玄解》是介绍炼丹方法的,实际上是研究制药化学的专著;《本草话》是辨别药物真伪和产地的专著;《花药卜名录》专载药物...
...说 诊诀说 《内经》热病说 七传辨误说 伤寒伤暑说 疹斑互讹说 古方虫混称说 扁鹊见垣一方人说 诊虚须知劳极说 温疫说 温疟说 温疟有三说 黄胆黑疸说 劳疸女劳疸二症说 三消说 痱与喑俳不同说 癫说 脏色单见说一 脏色单见说二 脾脉说 是动...
...诊病之诀,在知表、里、虚、实、逆、从六字。第欲临诊时知之明,必于读书时知之豫。夫仲景之辨表、里二字亟矣,而喜言统治者或不信,谓《灵》、《素》论症,概以六经脏腑为别,何尝有所谓表、里者?不知两经为针法设,不为药法设。针法在取穴,但审其何经、...
...出于六朝高阳生假名伪撰,叔和《脉经》中决不为此语。不知叔和实根于《难经》,《脉诀》亦未背乎叔和,辨之者愦愦,而辨原之者亦冥冥。而原读《难经》者,将三焦对诸脏腑读之,涣然冰释矣。肾之形如豇豆,而三焦之形何似?脾之形如马蹄,而三焦之形何类?心之...
...学术影响为最大。此外,《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两部方书中也包含有丰富的儿科内容。(二)儿科基础理论之发展: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卷上中明确指出:小儿有“脏腑柔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气血未实”的生理特点,和小儿得病后“易虚易实,易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