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
...纵横颠倒无所施而不可。 苟人主不先自断于中,群臣虽有伊吕稷契,无如之何。 故臣特以人主自断而欲有所立为先,而后论所以为立之要云。 《策略二》苏轼 天下无事久矣,以天子之仁圣,其欲有所立以为子孙万世之计至切也。 特以为发而不中节,则天下或受其...
...不乐,而心之所同然也。从其所同然而行之,若犹有言者,则可以勿恤矣。 故为之说曰:“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苟知此三者,非独为吾国而已,虽北取契丹可也。 正统论三首。总论一(至和二年作) 正统者,何耶?名耶?实耶?正统之说曰:“正者,所以...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三十五纸。 法显传一卷(亦云历游天竺传)二十九纸。 高僧传十四卷(内一卷是目录)二百九十纸。 上三集十七卷二帙(上帙九下帙八) 续高僧传三十卷七百三十纸。 上一集三十卷分为四帙(第一第二各八第三第四各七) 辩正论八卷...
...不过数月,而民得以少苏。 不然,十数年之后,将不胜其弊,重者日以轻,而轻者日以重,而未知其所终也。 《策别十一》苏轼 其五曰教战守。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将见于他日。 今不为之计,其后将...
...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元丰类稿 目录◎ 卷一·古诗三十六首◎ 卷二·古诗三十三首◎ 卷三·古诗三十九首◎ 卷四·古诗四十三首◎ 卷五·古诗四十首◎ 卷六·律诗七十一首◎ 卷七·律诗六十八首◎ 卷八·律诗八十首◎ 卷...
...苏轼现存世的文学著作共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以及大量散文作品。最早的成名文章是嘉祐二年(1057年)应试时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最早的一批诗作是嘉祐四年与父亲和弟弟合编的《南行集》中的40多首诗,最早的词则写于熙宁五年(1072...
...。 莫怪禅师向西笑,缘师身在长安东。 《灯花一首赠王十六》苏轼 金粟钗头次第多,起看缺月带斜河。 悬知瑞草桥边夜,笑指灯花说老坡。 《王晋卿得破墨三昧又尝闻祖师第一义故画邢和璞房次律论前生图以寄其高趣东》苏轼 坡居士既作破琴诗以记异梦矣复说...
...。 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与朱鄂州书》苏轼 轼启。 近递中奉书,必达。 比日春寒,起居何似。 昨日武昌寄居王殿直天麟见过,偶说一事,闻之酸辛,为食不下。 念非吾康叔之贤,莫足告语,故专遣此人。 俗人区区,了眼前事,救过不暇,岂有余力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简介(苏轼) (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