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哆。 载观七八评,咸本六一写。 退然敢摩肩,信矣俱出跨。 始知尹公他,不媚王孙贾。 铭诗与器传,篆刻当碑打。 严韵拾孑遗,微才任聊且。 (《端砚联句》既成,暮归,复拾余韵别赋一首,附录卷后。) 《张无尽过黄州徐君猷为守有四侍人姓为孙姜...
...《策别一》苏轼 臣闻为治有先后,有本末,向之所论者,当今之所宜先,而为治之大凡也。 若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臣请得列而言之。 盖其总四,其别十七。 一曰课百官,二曰安万民,三曰厚货财,四曰训兵旅。 课百官者,其别有六。 一曰厉法禁。 昔者...
...《答秦太虚书》苏轼 轼启。 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 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异乡衰病...
...《苏轼集》补遗·孟子解一首 《以佚道使民以生道杀民》苏轼 使民为农,民曰:“是食我之道也。” 使民为兵。 民曰:“是卫我之道也。” 使民为城郭沟池。 民曰:“是域我之道也。” 虽劳而不怨也。 曰:“盘庚之民,何以怨?”“民可与乐成而不可与...
... 与范元长八首(之六) 孙行者至,得书,承孝履如宜,阖宅皆安,感慰之极。所谕《传》,初不待君言,心许吾亡友久矣。平生不作负心事,未死要不食言,然今则不可。九死之余,忧思百端,想蒙矜察。不即副来意,临纸哀噎。海外粗闻新政,有识感涕。灵几倘遂北...
...阖户拥衾,瞑目块坐耳。杨次公惠法酝一器,小酌径醉。醉中与公作得《醉道士石诗》,托楚守寄去,一笑。某有三儿,其次者十六岁矣,颇知作诗,今日忽吟《淮口过风》一篇,粗可观,戏为和之,并以奉呈。子由过彼,可出示之,令发一笑也。 答姚秀才三首(之一) ...
...苏轼词选(48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名富楼那问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在第十七会(亦名大悲心经改名富楼那会或二卷) 护国菩萨经二卷隋三藏阇那崛多译。在第十八会郁伽长者所问经一卷。曹魏三藏康僧铠译在第十九会(或二卷) 迦叶经二卷元魏外国王子月婆首那译在第二十三会。 善臂菩萨所问经二卷...
...二卷)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右一经初首题云尊者舍利弗所问出杂阿含经阿练若杂事中今寻杂含大本无此等文或恐梵经译之未尽既云出彼且编于末然寻文理与大乘经微有相涉旧录编在集传中恐将乖僻也) 上三十一经三十一卷同帙。 从五蕴皆空经下一十六经。并出杂阿含...
...《栾城集》第十八卷(苏辙·辞五首) 《御风辞〈题郑州列子祠〉》苏辙 子列子,行御风。 风起蓬蓬,朝发于东海之上,夕散于西海之中。 其徐泠然,其怒勃然。 冲击隙穴,震荡宇宙,披拂草木,奋厉江海,强者必折,弱者必従。 俄而休息,天地肃然,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