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姚文田邓廷桢奚侗同。陈柱饥韵,治治韵,死死韵。谦之案“饥”当作“饥”,见前。又敦煌辛本“生为”下更有“生”字。“贤于贵生”上据文子十守篇有“即所以得长生”一句,是生生亦韵也。 右景龙碑本不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老子·德经·六十五评析

...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的结论。因为就老子的本意来讲,绝对不是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术的。有的学者是愿人与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的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的许多龃龆纷争。”(张默生老子60页)也有学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四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唐韵正十六屑“缺”去声则苦惠反,亦作“◆”。老子“大成若◆,其用不○。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右景龙碑本四十一字,敦煌本王本四十字,傅范本四十二字。河上本题“洪德四十五”,王本题“四十五”,范本题“大成若缺四十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1.html

六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者,万物之奥。 谦之案罗卷范本同上。彭傅本下有“也”字,后汉书冯衍传注引亦有“也”字。“奥”字,“○,宛也,室之西南隅。”夏竦古文四声韵卷出“奥”“懊”“墺”“隩”字,下三字均引古老子,惟“奥”字下无,疑古本“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8.html

老子第二十二有了富贵,失去欢乐_道家_【文学360】

...,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还是得不到最好的方法,夜里睡觉也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两口子的欢笑声和歌唱声了!到了三天,这位富商告诉他的太太“你看!他们不说笑不唱歌了吧!办法就是这么简单。” 穷人没有见过很多的钱,也没有经历过财富的日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0.html

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马叙伦曰“庄子知北游篇‘抟之而不得’,盖本此文,亦作‘抟’。列子作‘循’者,‘揗’之借字。老子本文当作‘揗’。‘揗,摩也。’礼记内则‘循其首’,亦借‘循’为‘揗’。此作‘抟’者,亦借为‘揗’。”谦之案马之说是也。淮南子原道训“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0.html

老子·德经·四十六评析

...是能知足,满足于现状,不贪求什么,就不会发生战争。‘知足之足,恒足矣’。这是一种唯心史观,至于‘寡欲’‘知足’的提出,对当时封建贵族领主集团的无厌欲求,无异于是一个强烈的抗议。”(老子校读270~271页) 胡寄窗先生“寡欲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8.html

五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怒也。”易象传“君子以惩忿窒欲。”楚辞怀沙“惩改忿兮”,注“恨也。”“改忿”亦即“解其忿”,二均通。 易顺鼎曰按此六句皆已见前,疑为复出。“挫其锐”句,与上篇章同,乃上篇无注,而此皆有注,疑此注亦上篇章之注也。文选魏都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2.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评析

...在二中,老子举出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范畴;十三中举出庞辱;本章又举出动静重轻的范畴加以论述,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反映。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说明确实看到客观现象和思想现象中,矛盾...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8.html

老子第二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 老子首章既提出“道”与“名”的涵义,但同时又相同于“因明”的法则,能建能破,自了一个道,自又推翻了道的名相。也如同正反合的“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的肯定与否定形态。如珠走盘,无有方所。所谓的“道”,乃“至道”的定名,都是为了表达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共找到867,8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