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擅用老庄之学-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说不定老人家一生下地来就白了胡须,要笑得变黑了。当然包括现在我。 唐朝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严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老子手打老子嘴巴。他用二十八个字批判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7.html

五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人所由少与!谦之案有三之说,自韩非子、河上公、碧虚子、叶梦得以四肢九窍为十三,已涉附会。乃又有以十恶三业为三者,如杜广成;以五行生死之数为三者,如范应元。其皆穿凿不足信。苏辙谓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老子之言其九,不言其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6.html

老子·道经·第二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一般人。在自我吹嘘、自我欣赏,最后一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2.html

老子·德经·五十九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思想界是很独特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老子·道经·第二评析

...不同对立概念使用不同动词。 在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无为”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对立和转化,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具体运用。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8.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哲学学习和研究之后才可能被意识到,被超越。而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批判式研究目的,就在于弄清楚民族思维形式来龙去脉,为民族精神进步作出贡献。 可以老子一书正是处于这个伟大民族精神进程发展源头。这也是为什么对于中国古典哲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评析

...是普遍存在,存在于一切过程之中。然而,老子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例如任继愈“动与静矛盾,应当把动看做是绝对,起决定作用,是矛盾主要方面。老子虽然也接触到动静关系,但把矛盾主要方面弄颠倒了,也就是把事物性质弄颠倒了。因此...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8.html

四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吴说作证。然淮南览冥训云“故却走马以粪,而车轨不接于远方之外。”“粪”下有“而”字,则“车轨”当连读矣。高注云“‘却走马以粪”,老子词也,止马不以走,但以粪粪田也。一国君无道,戎马生于郊,无事走马以粪田也,故兵车之轨不接远方之外。”...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2.html

老子·道经·评析

...在上一里,老子提出了“无为”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认为,体现“道”“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0.html

老子郭子仪与鱼朝恩_道家_【文学360】

...掀起一场大风暴,代宗也为了这件事,特别吊唁慰问。郭子仪却哭着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坟墓,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 鱼朝思便来邀请同游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这个时候宰相是元载,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2.html

共找到1,104,8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