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曰:“死生契阔”,本又作“挈”。韩诗说曰:“契阔,约束也。”然则因时约剂暂为事○者谓之契。老子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小◆答问)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严可均曰:“故有德”,河上、王弼无“故”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
...耳目也。上文云“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即谓使天下人心胥浑浑噩噩而无识无知也。此文云“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阂之”,即谓闭塞百姓耳目之聪明,使无闻无见也。此老子之愚民政策耳。“孩”、“咳”一字,因其为借字,故亦作“骇”作“咳”。晏子外篇第八:“颈...
...人民的凶恶形象,故意说老子是不主张杀人的,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的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的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溪、儿,支部,离,歌部,歌、支通韵,说详第十章。高本汉:白、黑、式、式、忒、极韵,器、割韵。武内义雄:白、黑、式、式、极韵。案白古音博,一说“白”字非韵。高氏以雌、溪、离、儿为韵,而不以雄为韵,然此两节文意语法皆平行,不应“白”字独韵。 ...
...:就是把《老子》,单纯地归到个人修养,做工夫,所谓修神仙的丹道上去。这一类自几千年前,直到现在,自成一个系统。 第三类:是把《老子》归到谋略学的主流,而且习惯上,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观念:认为老子的谋略学是阴谋,是阴谋之术。于是,一说到老庄,...
...执大象,天下往。 谦之案:傅、范本“象”下有“者”字。御注“象”作“○”。案“象”借为“像”,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大象”即大像也。成玄英疏“大象,犹大道之法象”,是也。 往而不害,安平太。 严可均曰:“平太”,御注、大典作“平泰”。...
...同此石。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国、贼、国、福、式、式、德韵(之部,贼,徂力反),远、反韵(元部)。邓廷桢:贼、福、式、德韵,远、反韵。奚侗:贼、福、式、式、德韵,远、反、顺韵。江永古韵标准入声第六部:“福”,笔力切。旁证引老子此章。顾炎武...
...,也是对的。老子的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他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的错误。”(《老子的研究》,《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3页)张松如先生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并不是老子的一种什么神秘的、蒙昧的反理性的主张,而是一定...
...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