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新说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1.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二评析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可以看出老子对人民压迫斗争敌视”(老子新译)。当然,我们认为老子不希望暴乱,不管是统治者高压暴政,也无论人民反抗斗争都极力加以反对,这是因为暴乱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那么,只要仔细加以分辨,我们就会得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5.html

老子·道经·第七评析

...这一继第五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二评析

...称道。冯友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这里有三种气冲气、阴气、阳气。我认为所谓冲气就是一,阴阳是二,三在先秦是多数意思。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东西就生出来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4.html

第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卜居长、明、通协音……此东、阳通也(文声类下篇阳类)。章炳麟曰阳部转东者,如老子以盲、爽、狂、与“聋”为韵(国故论衡小学略记)。 右景龙碑本四十九字,敦煌本与河上、王、傅、范本均同。河上题“检欲第十二”,王本题“十二”,范本题“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8.html

第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今王本属十二,此本无“故”字,二句属下之首。“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今王本为二十七,此本属上章之末。陆德明老子音义已为后人改变其分章,惜不得与此一本证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俞正燮曰老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7.html

第二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洪、徐之说是也。方日升韵会小补引文‘辎,軿车,前衣车,后从车,甾声’,徐曰‘所谓库车。’字林‘载衣物车,前后皆蔽。’左传宣十二年正义引文云‘辎,一名軿,前后蔽也。’后舆服志注‘軿车有衣蔽无后辕者,谓之辎。’释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2.html

老子第三寇准胆识_道家_【文学360】

...后花园钓鱼、五路退兵心情,还更紧张沉重,只是不能不好整以暇而已。这就是道家妙用,也就是老子“欲取姑予”姿态。 因此,也就难怪在政治上反对派死对头王钦若,事后趁间在宋真宗面前用了一句挑拨的话,就使寇准再也不得重用,守真宗在澶渊之役...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8.html

老子·道经·第二评析

...不同对立概念使用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无为”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对立和转化,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具体运用。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8.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评析

...在道德经这一和下一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论兵是从哲学角度,而不是军事学角度。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着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2.html

共找到1,101,5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