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七十评析

...苦闷。其实唱出是没落阶级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而是历史抛弃了。”(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观点。,“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叔向、墨翟,战国时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老子第三劫灰和人类物质文明_道家_【文学360】

...推说自己也不知道,就顺水推舟,正好西域来了一位胡僧,请来,一定可以找到答案。这样一来,更引起汉武帝兴趣了。找来了胡僧,问这块黑石头一样是什么东西,胡僧便“此乃前劫之劫灰也。”一块煤炭,叫它做“劫灰”,多么富有神秘性文学笔调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3.html

补遗_老子道德经校释

...龙兴碑本略同,如第三“不敢不为”,第七二“尸”字,第十五“涣若冰将汋”,第十六二“生”字,第二“我魄未兆”,第二十四“喘不久”等,盖同属一版本系统)。 (一)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昭和三四年创文社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0.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四评析

...在帛书甲、乙本中,这一都抄写在二十二前面,因为此章与二十一内容相一致,叙述用语气、语言也是一种风格。这样排列顺序,或许是有道理。本章所具体阐述问题,仍然是有关社会政治及其得失内容,同时还包含有辩证法观点。即“企不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6.html

老子·道经·第八评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体现者,因为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9.html

第二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洪、徐之说是也。方日升韵会小补引文‘辎,軿车,前衣车,后从车,甾声’,徐曰‘所谓库车。’字林‘载衣物车,前后皆蔽。’左传宣十二年正义引文云‘辎,一名軿,前后蔽也。’后舆服志注‘軿车有衣蔽无后辕,谓之辎。’释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2.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评析

...组成。它是独立存在,也不依靠外力推动。宗教迷信说法,认为上帝是世界主帝,但老子‘道’在上帝之前已经出现;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主宰者是‘天’,老子把天还原为天空,而道是先天地而生。道产生万物,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宇宙起源。”汤...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7.html

老子·道经·第三评析

...在上一里,老子提出了“无为”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认为,体现“道”“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0.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七评析

...贫富对立,阶级压迫不合理现实,认为‘人之道’也应该像好比张弓‘天之道’那样,‘高者抑之,下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是主张,愿望。可是,现实怎么样呢?现实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校读第414页...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0.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九评析

...阶层愿望表达来发言。”(老子校读第286页)...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1.html

共找到1,107,9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