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七十评析

...苦闷。其实唱出的是没落阶级的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而是历史抛弃了。”(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的叔向、墨翟,战国时的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二评析

...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庄子·天下篇中,庄子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于咎’。”这里的“曲全”,便是“苟免于咎”。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4.html

第三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均无以上九字。 劳健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景龙、敦煌与道藏龙兴碑本无此二句,本皆有之。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6.html

老子·道经·第三评析

...在上一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0.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九评析

...的纯真状态。这位体道的圣人,是被老子美化了的统治者,这是在前面几里已经谈到过的。但是,正如张松如先生所说的那样,“老子是站是什么立场的说话?岂不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吗?不是的,这道理我们已经一再指出过了。是作为农业小生产者即小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1.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老子是道家最重要的经典。老子其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耳冉,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周朝的史官。但史记同时也记载了不同的传说,“世莫知其然否”,没有肯定的结论。 老子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第四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彭有“者”字。又文子自然篇“无为故能取百川,不求故能得,不行故能至,是以取天下而无事”,即释此。 俞樾曰按“常”乃“当”字之误。河上公注曰“取,治也。治天下常当以无事。”疑河上原注作“治天下当以无事”,后人因经文讹作“常”,因于注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4.html

第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守弱篇“为天下牝,故能神不死。”自然篇天下有始,莫知其理,惟圣人能知所以,非雌非雄,非牡非牝,生而不死。”(卷八,十六轸)江永曰“牝”,毗履切。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按“牝”从匕得声,而今音为毗忍切,此后世方音之转,犹“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2.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评析

...”,“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七评析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这里所说的“镇”,有人解释为“镇压”,并据此认为老子在这的说明中露出了暴力镇压人民的面目谁要敢一闹事,那就要严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9.html

共找到700,3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