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二儿子,汉武帝奶妈_道家_【文学360】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固谓曰汝痴耳!帝今已长,岂复赖汝哺活耶!帝凄然,即敕免罪。 史记载救乳母者,为郭舍人,现在据刘向等记,说是东方朔。余姑且认为是东方朔,较有趣味。 在历史记载上汉武帝,有人是“穷兵黩武”,与秦始皇并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6.html

三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我无欲,而民自朴。”(唐韵正烛)江有诰曰“静”,疾郢切。按古惟有平去二声,至魏、晋始间读上声,当与清、劲二部并收。老子为政篇“不欲以静”与正协,洪德篇“清静”与正协,淳风篇“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3.html

老子·德经·六十七评析

...本章包括两层内容一是讲“道”伟大;二是讲法宝妙用。有学者认为这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毫不相应,显然是它错简,认为可以移到三十四,“故能成其大”句下。我们看法与这种主张有些区别,认为这两层次前后呼应,有内在联系。例如,第一句和第二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0.html

老子卢杞、李白与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另有一则故事,是在郭子仪晚年,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宰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正被一班家里所养歌伎们包围,正在得意地欣赏玩乐。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3.html

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毕沅曰河上公作“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或作“止”者,与下“久”字为韵,当是也。 安以动之?徐生。 严可均曰御注作“安以久”,河上、王弼作“孰能安以久”。大典作“孰能安以”,无“久”字。 武内义雄曰敦、景、遂本并无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1.html

四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引老子自四十四章至四十六章止,中文字稍有不同。“知足不辱”句,淮南道应训引同。汉书疏广传“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后汉书张霸传引一句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韩非子六反篇引二句同,淮南子人间训引句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0.html

三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同也,当依老子作‘知’。” 谦之案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并周易集解“震”下虞翻引此句,均作“自知者明”,作“知”字是。“自见之谓明”,与经文二十四“自见者不明”,谊相反。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魏稼孙曰“胜人有力”,御注“人”下有“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9.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通东、钟者也。谦之案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亦中、穷为韵。又老子“中”“穷”各上一字“数”“守”,亦相为韵。此为韵上韵。本马叙伦,见毛诗正韵后序。 右景龙碑四十四字,不分,敦煌本字同。河、王、傅、范本四十五字。河上题“虚...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1.html

三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释词持异议,谓“‘安’犹于是也,乃也,则也。老子‘往而不害,安平太。’言往而不害,乃得平泰也。” 乐与饵,过客止。道出言,淡无味, 严可均曰“道出言”,御注、河上、王弼作“道之出口”,傅奕作“道之出言”。下“视”、“听”、“用”句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1.html

曾国藩擅用老庄之学-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说不定老人家一生下地来就白了胡须,要笑得变黑了。当然包括现在我。 唐朝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严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老子手打老子嘴巴。他用二十八个字批判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7.html

共找到1,107,9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