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四章:汉文帝、康熙、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老子道德经,嘱咐满族亲王们加以研读,奉为领导学圣经宝典。 姑且不谈汉文帝与康熙老子哲学。退而求其次,随便列举历史上名将相事功,用来说明老子本章中的“冲而用之或不盈”,以及“挫其锐,解其纷”作为。了解中唐名将郭子仪与名相李泌故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1.html

老子他说第八章:水人生艺术_道家_【文学360】

...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海洋和土形成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但在老子这一节文言里,要注意它“几于道”几字,并非说若水德性,便合于道了。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4.html

老子他说第十七章:人生哲学与道层面_道家_【文学360】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章,老子另起炉灶,又提出一个名称叫做“太上”。“太上”等于易经·系传:“形而上者之谓道”。现在我们讲中国哲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2.html

老子他说第二章:真善美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 老子首章既提出“道”与“名”涵义,但同时又相同于“因明”法则,能建能破,自说了一个道,自又推翻了道名相。也如同正反合“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肯定与否定形态。如珠走盘,无有方所。所谓“道”,乃“至道”定名,都是为了表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自然静,不假造作,自由自在,那就对了,又何必头上安头,作茧自缚呢? 自老子之后,到了东汉时期,道家出现了魏伯阳真人作参同契这部名著,素来被称为是千古丹经鼻祖,学道家神仙长生不老之术,非要仔细研究这部书不可,但其中所阐述修道原理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老子·道经·第八章评析

..."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9.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五章评析

...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作用。婴儿是人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所以说“知和曰常”。(老子,第69页)老子承认“万物并作”世界多样性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7.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动哲学_道家_【文学360】

...深切处,可以为他殉情自杀,可以为他痛哭流涕。但是,真在一起了,算算他们你依我依美满时间,又能有多久?即便是红楼梦,也不到几年之间就完了,比较长一点浮生六记,也难逃先甜后惨结局。所以人生最好境界是“不欲盈”。虽然有那永远追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9.html

老子他说第十章:为政治国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章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乳丹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圣惠老子乳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老子乳丹【别名】太乙神丹【处方】蜜3升,新生儿乳3升。【制法】上合煎1-2沸,以不津器盛之。【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1中盏。【摘录】圣惠卷九十四...

http://zhongyaofangji.com/l/laozirudan.html

共找到1,085,5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