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答文学社问 这试题很难解答。 因为唐代传奇,是至今还有标本可见的,但现在之所谓六朝小说,我们所依据的只是从《新唐书艺文志》〔2〕以至清《四库书目》〔3〕的判定,有许多种,在六朝当时,却并不视为小说。...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为日本三笠书房《陀思妥夫斯基全集》普及本作到了关于陀思妥夫斯基〔2〕,不能不说一两句话的时候了。说什么呢?他太伟大了,而自己却没有很细心的读过他的作品。 回想起来,在年青时候,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
...几乎无事的悲剧 果戈理(NikolaiGogol)的名字,渐为中国读者所认识了,他的名著《死魂灵》的译本,也已经发表了第一部的一半。·那·译·文·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但·总·算借此知道了从第二至六章,一共写了五个地主的典型,...
...九月五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日《中流》半月刊第一卷第二期。 〔2〕史沫德黎(1890—1950)通译史沫特莱,美国革命女作家、记者。一九二八年来中国,一九二九年底开始与作者交往。著有自传体长篇小说《大地的女儿》...
...成功,以湘鄂西苏区的情形来推测,我的家人也不免作饿殍作叫化子的。还是:留得青山在,且顾自家人吧了!病中,千思万想,终于由理智来判定,我脱离中国共产党了。”参看《准风月谈·青年与老子》。 〔7〕李密(224—287)字令伯,晋初犍为武阳(今...
...5〕的遗稿,名其一部为《我的毒》(MesPoisons);我从日译本上,看见了这样的一条:“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我在这里说,也是多余的。” 诚然,“无毒不丈夫”,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最高的轻蔑是...
...”。至于投稿者,倒全是他独力邀来的,记得是十六人,不过后来也并非都有投稿。于是印了广告,到各处张贴,分散,大约又一星期,一张小小的周刊便在北京——尤其是大学附近——出现了。这便是《语丝》。 那名目的来源,听说,是有几个人,任意取一本书,将书...
...28、《冷向谓韩咎》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29、《几瑟亡之楚》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30、《胡衍之出几瑟于楚》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31、《谓新城君曰》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32、《公叔且杀几瑟》原文...
...谈》,四月十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四月十二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曹聚仁(1900—1972) 浙江浦江人,当时任暨南大学教授和《涛声》周刊主编。 〔3〕 袁世凯(1859—1916) 字慰亭,...
...三论“文人相轻” 《芒种》第八期上有一篇魏金枝先生的《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是为以前的《文学论坛》上的《再论“文人相轻”》而发的。他先给了原则上的几乎全体的赞成,说,“人应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这是不错的,文人应更有分明的是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