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失传。 (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
...嘉祐二年(1057),设“校正医书局”,孙奇与孙兆均为主要成员,参与校正的医书有《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千会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三、洛钦·仁钦桑布洛钦·仁钦桑布(958~1055)藏族著名翻译家,兼通医学...
...证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遣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
...促也。从口在尺下,復局之。一曰博,所以行棊。象形。渠綠切〖注〗徐鍇曰:“人之無涯者唯口,故口在尺下則爲局。博局外有垠堮周限也。” (局) 促也。以㬪韵爲訓。从口在尺下復局之。尺所以指厈規榘事也。口在尺下。三緘其口之意。一曰博所㠯行棊。象形...
...僦贷季造《上经》,今仅存七十字,喻西昌虽注释之,已不足用矣,自当以轩歧《内经》为宗主。其书精深奥妙,非圣贤不能创作,后学本难领会。唐王太仆,讳冰,号启元子,始有撰注,加以宋高保衡、林亿辈补注。学人从此究心,临症时引经断症,可以无误。乃自成...
...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急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核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嘉祐二年(1057),设“校正医书局”,孙奇与孙兆均为主要成员,参与校正的医书有《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千会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三、洛钦·仁钦桑布洛钦·仁钦桑布(958~1055)藏族著名翻译家,兼通医学...
...证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