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风筝误》〔1〕 李笠翁〔2〕《风筝误》亦《点石斋画报》附录也;盖欲画《笠翁十种曲》而遂未全,余亦仅得此一种,今以附之天南莩叟著作之末。画人金桂,字蟾香,与吴友如〔3〕同时,画法亦相类,当时石印绣像或全图小说〔4〕甚多,其作风大率如此。...
...重装为六册。 〔2〕 《点石斋画报》 清末石印画报,旬刊,吴友如编绘。一八八四年五月八日创刊于上海,由上海申报馆附设的点石斋石印书局出版。随《申报》发行,也单独发售。一八九八年停刊。 ...
...答:是泪和露水。(鲁迅) 问:“‘奴隶的血很明亮,红玉似的。但不知什么味就想尝一尝……’”——《狭的笼》(同上,五三)“就想尝一尝”下面的(引号),我以为应该移置在“但不知什么味”之下;尊见以为对否? 答:原作如此,别人是不好去移改他的。...
...对于“笑话”的笑话〔1〕 范仲胺〔2〕先生的《整理国故》是在南开大学的讲演,但我只看见过报章上所转载的一部分,其第三节说: “……近来有人一味狐疑,说禹不是人名,是虫名,我不知道他有什么确实证据?说句笑话罢,一个人谁是眼睁睁看明自己从母腹...
...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是给一个青年作者的文学论著写的题记。 原有句读,无标题。 〔2〕 越吟 指古代越国的民歌,汉代刘向《说苑·善说》中载有春秋时的《越人歌》一篇。 〔3〕 绋讴 古代出殡时挽柩人所唱的歌,如汉乐府《相和曲》...
...得以表著;而译者求诚之志,或亦稍遂矣。原书凹名为《公爵琐勒布略尼》,谊曰银氏〔5〕;其称摩洛淑夫者霜也〔6〕。坚洁之操,不挠于浊世,故译称《劲草》云。 著者托尔斯多,名亚历舍,与勒夫·托尔斯多Lyof Tol-stoi〔7〕有别。勒夫为其从...
...卢氏人。 未名社成员,翻译家。当时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任教。他翻译的《铁流》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由三闲书屋出版。同年十二月八日,鲁迅收到他寄来的毕斯凯莱夫手拓《铁流》插图四幅,曾拟制版单独印行,但未实现,后收入《引玉集》。 ...
...启事〔1〕 我于四月二十七日接到向君〔2〕来信后,以为造谣是中国社会上的常事,我也亲见过厌恶学校的人们,用了这一类方法来中伤各方面的,便写好一封信,寄到《京副》〔3〕去。次日,两位C君〔4〕来访,说这也许并非谣言,而本地学界中人为维持学校...
...“狂者”的界说没有“狷者”的含糊,所以以“进取”名斋者,至今还没有。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五期“掂斤簸两”栏,署名直入。 〔2〕 “不得中行而与之”等语,见《论语·子路》。 〔3〕 清代...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暨南大学的讲演《做文与做人》中说:“做文是茶余饭后的事,不必认真,……玩笑玩笑,寻寻开心”。(见一九三五年三月五日《芒种》半月刊创刊号所载曹聚仁《我与林语堂先生往还的终始》一文所引)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