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腧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背腧 1、背腧: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五藏腧,出于背者。歧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按其处,应在中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12.html

武韬原文出自六韬_法家_【文学360】

...13、顺启原文-出自六韬武韬 14、文启原文-出自六韬武韬 15、文伐原文-出自六韬武韬 16、发启原文-出自六韬武韬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93.html

白华之什原文-出自小雅_诗经_【文学360】

...67、湛露原文-出自小雅白华之什 68、蓼萧原文-出自小雅白华之什 69、南山有台原文-出自小雅白华之什 70、南有嘉鱼原文-出自小雅白华之什 71、鱼丽原文-出自小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79.html

五变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五变 1、五变: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为人生风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07.html

列子原文_道家_【文学360】

...1、说符原文-出自列子 2、杨朱原文-出自列子 3、力命原文-出自列子 4、汤问原文-出自列子 5、仲尼原文-出自列子 6、黄帝原文-出自列子 7、天瑞原文-出自列子 8、周穆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59.html

贼风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贼风 1、贼风: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歧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19.html

阴阳二十五人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阴阳二十五人 1、阴阳二十五人: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故五五二十五人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矣。愿闻二十五人形,血气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25.html

素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1.htm

黄帝内经身体观范式(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定义。在整个世界文化中,有各种各样对身体的定义。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作,其身体观的根本特征是身心一体化。 身体是一个人存在的标志。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经济、民族、思想、意识、精神、地位等,但这些都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81.html

逆顺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逆顺 1、逆顺: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盛衰者,所以候血气虚实有馀不足;刺大约者,必明知病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 2、逆顺:黄帝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16.html

共找到899,4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