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与巫医_【中医宝典】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巫医合一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苗父属于这种情况,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41.html

伤科流派三六九,顾氏衣钵承少林_【中医宝典】

...南渡时,护驾至绍,遂悬壶行医,并收孤儿、贫孩授武术以健身,伟医学以谋生,创下方寺里西房伤科,乃额其堂曰善风草堂,不久名大振,秘传伤科以传其衣钵。子稽绍师承其业。直至明、清间,宏达祖师授钵于南洲和尚,再传于张梅亭、王春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78.html

早期先兆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条件。如乳腺癌2/3以上呈现不痛不痒肿块,原发性肝癌3厘米以下无疼痛等皆是。除非神经系统、骨、肝等神经纤维分布丰富才有早期疼痛,因此难以引起患者警惕,肿块小有时反而侵蚀力极强,淋巴转移较早,或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有远期转移,肿块...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61.htm

皮肤先兆临床意义_中医疾病预测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皮部理论可作为以外测内经络依据。如是每一块皮肤在体内都有相应脏腑及经络,同样,脏腑经络在皮肤部位亦都有各自投影,现代医学也认为脑干皮肤投射区在面部,脊髓皮肤相应区在颈部、躯干及肢体。皮肤能反应脏腑状况,在内经中早有记载,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05.htm

五官科疾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春秋战国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主籍对口腔生理解剖、病理以及病症有所论述,并对某些疾病采用针灸疗法。素问·上古天真论已明确记载女子七岁齿更、21岁真牙(智齿)生;男子8岁换牙,24岁主智齿。这和现代情况基本吻合。灵枢·...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4.htm

军事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方士二人,立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似乎周代曾以方士主持军中医药。 墨子·迎敌祠篇举巫医,卜有所,长具药,宫养之,及有方技者,若工第之。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对长具药解释是之长掌具药备用。从以上记载,可见最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2.html

中医眼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顾锡著银海指南,黄岩著〈眼艮科纂要,张璐著张氏医通·七窍门,吴谦等撰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等,都是比较有影响眼科。清政府组织编撰古今图书集成,部全录,在目门中搜集历代主要眼科著述,分别作内容简介,并附眼科处方...

http://qihuangzhishu.com/82/3.htm

临床各科医疗经验积累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杀人。不及时治疗可以发生脚气攻心危重症候。 瘿病在此以前史料和籍中,均有该病记载。但阐述较精当者,当推小品方。其论曰:瘿病者,始作与瘿核相似。其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边也。乃不急,膇然则是瘿也。中国人息(恚)气结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42.html

临床各科成就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耳目痹名于时。扁鹊专治耳疾,目病,实则为五官科之最早记录。 黄帝内经对五官疾病记载还有龋齿、口疮、咽喉病、齿痛、舌本痛、舌本烂、重舌、舌纵、唇胗、眼疾、耳聋、耳鸣、鼻病等。 在五官病治疗上,灵枢·九针论指出:病生于咽喉,治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9.html

独善其身则为良医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极少,作为当时以清高自守思想家李贽,虽官居姚安知府,仍未能出色地担起养家糊口基本责任。而有之以为利焉者虽可以抛开一切政治良心而攫取自我利益,但由于新经济因素出现,某些地方已是合郡之士,半为商人(见:李象鹍棣怀堂随笔·卷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3.html

共找到1,092,3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