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医学理论性论著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劳动成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遗产。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43.html

中医对气认识_中医辩证卫气营血_【中医宝典】

...病理现象。从现代考虑,人体之气无非是指新陈代谢机制(包涵结构与功能两个方面)及其所产生能量总称。 从某种意义上说,气就是指生理功能,指具有活力很强特性物质。类经。摄生类:“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推动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24.html

黄帝内经文化渊源_【黄帝内经】

...尚书可以看成主要是儒家著作(当然也有一些道家思想)。周易里面“阴阳”哲学尚书里面“五行”学说,还有论语里讲“两端”、“中和”、“和为贵”、孟子中庸“阴阳五行”构成论、“中庸”方法论,对黄帝内经都有直接...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0.html

黄帝内经形神统一观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对于形体与精神辩证统一关系做出了说明,指出精神统一于形体,精神是由形体产生出来生命运动。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视),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2.html

中医养生书籍热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什么? 曲黎敏:黄帝内经是中医第一书,也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书,首先它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黄帝内经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天地自然永远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这是一个固定顺序。人体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52.html

未来医学发展要靠中医学_【中医宝典】

...。 中西医理论冲突源于东西方哲学对人体认识差别 “中医理论主要是以东方哲学思想与丰富临床实践为其理论源泉”。我国一些哲学家或从文化角度,或从中医哲学方法学角度探讨着中医成功及其原因。不约而同地认为易经是中医理论哲学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963.html

墨子在哲学方面成就_墨家_【文学360】

...墨子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比拟。 墨子认为,人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他把闻知又分为传闻和亲闻二种,但不管是传闻或亲闻,在墨子看来部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805.html

东西方文化背景下中西医学比较_【中医宝典】

...基础,运用类比、演绎、外揣等具体思维方法,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建立了中医学理论框架,也促进了中医方法学体系建立。中医理论哲学观是重视整体、恒动、顺应自然有机自然观。在“天人合一”理念指导下,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4.html

有关“中医是科学吗?”讨论_【中医宝典】

...试图从哲学、文化角度去研究、去阐释其体系本身呢?  以下谈一些对于科学问题思考。首先,就概念而言,在认为只有一种科学人中间,实际上有两种不同定义:一、以科学为“正确”代名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世界各地,如林德伯格西方科学起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5.html

解读医学史文献论文资料索引_【中医宝典】

...气象学、天人相应、体质学说、唯物辩证法思想、阴阳哲学思想,还有许多从思维模式上解读,如内经中的数学模型;从中国哲学史角度探讨内经中的比较法和类比法;论内经阴阳学说逻辑思维模式;从医学与哲学角度探讨黄帝内经成书与中医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21.html

共找到1,085,6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