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内经的阴阳观念流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周易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所呈现的自然哲学人文哲学等思想,所开创的象数思维模式与内涵等,亦无不延伸至黄帝内经之中,可以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90.html

温热经纬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序(一) 序(二) 自序 卷一 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jingwei/index.html

脉理宗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三卷,补集一卷。清·张福田撰于1868年。作者认为:“脉必以内经为正宗”,遂着此书。首录内经脉要诊候,详加注述。次以仲景脉法及诸家脉学理论予以补充发挥,并分述30种脉之形象主治,以及足脉脉法内照图说等。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83.htm

脉理宗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三卷,补集一卷。清·张福田撰于1868年。作者认为:“脉必以内经为正宗”,遂着此书。首录内经脉要诊候,详加注述。次以仲景脉法及诸家脉学理论予以补充发挥,并分述30种脉之形象主治,以及足脉脉法内照图说等。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38.htm

脾胃泻阴火升阳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黄连黄芩石膏等,皆非可轻投,后人但师其意,不泥其方可耳。脾胃论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柴胡(一两五钱) 甘草(炙) 黄 (臣) 苍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日曝干,锉碎炒) 羌活(以上各一两) 升麻(八钱) 人参(臣) 黄芩(以上各七...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bupiweixieyinhuoshengyangtang.html

临证指南二条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叶氏桂临证指南一书,于温热脾胃最精,似可为初学法。然其可议者不少,如温热类,以神昏为心包络病。考古说神昏属阳明,见于脉解厥逆及金匮中风等篇,而经脉篇释心包络经是动所生病,无神昏不知人之说,则叶氏之于经学可知也。脾胃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21.html

内经选读教材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新渝 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材是传授与学习知识的依据,其阐述应该明确准确与正确。遗憾的是,作为传承中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学术的内经选读,从四版至七版,在阐述原著某些重要思想与观点时,却未尽如此。本文仅择其要者商榷于后。 “和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9.html

内经中对望色的论述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颜面之色与目之神气皆为脏腑经脉精气汇聚之处,也是其精气盛衰功能强弱最集中最显著的外在征象。因此,通过察色也就可以测知脏腑精气之常与变。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外在局部的病变,如面舌体等可以影响到全身,而体内的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652.html

项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名医朱震亨葛可久等论医学。又向太医院使张廷玉学导引按摩,尽得其传。兼学各家之长,于内妇科俱精,行医四十余年,活人甚众。撰脾胃后论,以补李杲脾胃论之不足。另撰医原,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253.htm

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内经研究金元诸医家主要采取两类方法研究内经。一是抽取其中部分理论作专题研究,二是依据内经某一基本观点,结合实际进行发挥,形成一种系统的创新理论。第一类著作主要有刘完素的内经运气要旨论(佚),素问玄机原病式,佚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4.htm

共找到781,4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