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58.htm

韩祗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北宋医家。精研伤寒之,推崇张仲景学说之精要,能变通于其间,于伤寒辨及汗、下、温等治法颇有发明。撰有伤寒微旨论两卷(1086年),辨析伤寒论辨证用药理论。原书已佚,今有永乐大典辑录本。后世医家多数推崇。...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46.htm

伤寒论后条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清·程应旄撰于1670年。全书分礼、乐、射、御、书、数六集。程氏以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内容,根据个人对仲景原文的理解,“条其所条,辨其所辨”(见自序),并以仲景原文及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28.htm

伤寒论后条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清·程应旄撰于1670年。全书分礼、乐、射、御、书、数六集。程氏以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内容,根据个人对仲景原文的理解,“条其所条,辨其所辨”(见自序),并以仲景原文及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38.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一名精华。二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论简要,颇有见地。作者对太素基本上持批评态度。书末附脉案格式,是对医者的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58.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一名精华。二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论简要,颇有见地。作者对太素基本上持批评态度。书末附脉案格式,是对医者的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27.htm

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所生病说 古汤液丸散同方异法说 杂病治法折衷说 释证名 释露 释痉 释喘 释癫 释淋 释疝 释膈 释痰 释散 释毛 释代一 释代二 释钩毛弦石溜五 释KT 释解 释服 卷三 伏冲解 中风伤寒解 秋伤于湿解 伤寒论六经解一 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index.html

伤寒论太阳篇跋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太阳篇,大书寒因三条。先中风者,是于有寒有热之邪据其一端言;次伤寒者,以寒之正言;终温者,则以热而兼寒之病,就其所兼言。寒因必列此三者而始备。温与风温虽殊,其为不即发而名温则不殊,故合为一条,而统冠之以太阳病。太阳病则头项强痛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7.htm

中医脉象之微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微亦是一个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具有细、无力与模糊不清若有若无的几种条件,仲景书言微之处已经不少,但对形亦未正式涉及,后人以伤寒论·辨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认为就是微。 微亦是一个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具有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4.html

理宗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三卷,补集一卷。清·张福田撰于1868年。作者认为:“必以内经为正宗”,遂着此书。首录内经要、诊候,详加注述。次以仲景法及诸家理论予以补充发挥,并分述30种之形象、主治,以及足法、内照图说等。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83.htm

共找到479,2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