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五味补泻_序例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以咸泻之(泽泻),实则泻(芍药)。欲坚,急食苦以张元素曰︰凡药之五味,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wuzangwuweibuxie.html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使读者可学可用。 “五体针法”继承与发扬了内经针法 目前谈针刺较注重手法,精义亦介绍了手法。如第八章“针刺与灸法”中第二节“单式补泻”与第三节“复式补泻”当属于手法。此外,精义第八章第四节“皮脉肉筋骨五体针法”,内容传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19.html

阴阳虚实寒热而刺之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相为表里,故为十二经。经络各生枝节,故为三百六十五节.气脉贯通,故皆合于五脏。其间各生虚实,则病有所居,其所在皆可调之如下文也。)病在脉,调之血;(脉者血之府,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故脉病者当调血也。)病在血,调之络;(痈疽篇曰∶血和则孙脉先...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9-11.html

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 刺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 卷第二十四补泻 天忌 本神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index.html

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捻针补泻手法: 下手八口诀: 生成数(聚英) 经络设为问答(杨氏) 禁针穴歌 禁灸穴歌 太乙歌 尻神禁忌 人神禁忌 卷五 十二经井穴(杨氏) 手太阴井:少商 手阳明井:商阳 足阳明井:厉兑 足太阴井:隐白 手少阴井:少冲 手太阳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index.html

内消法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或艾灸肿处,上搽蟾酥饼,贴以万全膏,内服菊花甘草汤,随即平伏。菊花连根带叶,皆治疔疮之圣药也。其中亦有挟风寒而发者,又宜先用荆防散,或芎芷香苏饮,冬月万灵丹以散之。服银花、菊花等药,即可内消,务须及早下手,不可迟滞。()...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78.htm

灸用火善恶补泻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四肢者。身之支干也。其气系于五脏六腑。其身度浅薄。灸之不欲过多。须根据经数也过谓余病。则宜根据之。若香港脚。不拘此例。风毒灸之。务欲多也。根据此经数。则卒难愈疾。小品灸有八木火。明堂灸之补泻。若能根据之。应有道理。八木之火。凡灸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6-23.html

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九针之二 刺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 卷第二十四补泻 天忌 本神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 卷第二十五伤寒 热病决 ...

http://qihuangzhishu.com/106/index.htm

流注指微针赋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厥阴络。而六分。而一分。足厥阴经。而八分。而三分。厥阴络。而九分。而四分。斯皆经络相合。补生泻成。不过一寸。针入贵速。既入徐进针出贵缓。急则多伤。明须慎之。勿为殆事。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转针补泻之道。明于此矣。原夫...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4-10.html

共找到525,0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