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_《冯氏锦囊秘》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禀天地清寒之气,故味苦气寒而无毒。天花粉,润心中枯渴烦热,降膈上热痰稠痰,理一切肿毒排长肉消瘀,除时疾热狂,驱酒疸祛黄,实热作渴最宜,胃虚湿痰切戒,汗下后亡阳作渴者,阴虚火动,津液不能上升作渴者,病症在表作渴者,及脾胃虚寒,并宜痛绝。...

http://qihuangzhishu.com/342/2029.htm

张锡纯_化作甘露撒大千——纪念张锡纯先生诞辰150周年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赵文鹏 刘忠义 刘建 河北省盐山县人民医院、张锡纯学术研究中心、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汇通派实验大师张锡纯,首倡 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学术见解。主张在汇通形成过程与理论实践中衷中参西的原则,以凡事必实验而后知的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xichun/450-1-0.html

畲族医药理论特点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严重威胁畲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畲族群众积累和掌握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明、清时,随着畲族迁徙区域的变化,民间痧气致病说开始形成。畲族民间将身体不适、精神不爽、头痛胸闷、四肢乏力、呕吐、...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59.html

脉先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病能在气口及时反映出来,故《素问·经脉别论》曰: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此即寸口脉先兆的理论基础。(二)三部诊法在《内经》的《灵枢·禁服篇》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及《素问·三部九候》的基础上,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人迎、寸口、趺...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28.htm

科学家研究从木桶理论谈养生_【中医宝典】

...,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无济于事。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又称短板效应),只有加长这块短板,才能增加木桶的盛水量。 这一理论引申到养生保健上来。养生保健的效果是由其本身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所决定的。如果只采取一两项措施,例如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04.html

化脓排内补十宣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不减于酒也。大抵痈疽之作,皆血气凝滞,风毒 壅结所致,治之不早,则外坏肌肉,内攻脏腑,其害甚大,才觉便服,倍加服数,服之醉,则其效尤速。发散风毒,流行经络,排止痛,生肌长肉,药性平和,老人、小儿、妇人、 室女,皆可服之。 目录 《太平惠民...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uanongpainongneibushixuansan.html

四塔五蕴—傣医的理论基础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医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医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40.html

络病理论系列代表药解读_【中医宝典】

...系统的络病理论。2005年7月,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被列为国家973计划项目,为络病理论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更有利条件。 吴以岭教授致力于络病理论研究20余年,在他的带领下以岭医药集团以络病理论学术创新带动新药研发,研制出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54.html

医德理论实践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论述医德的专篇及散在内容,较前代均有增加,涉及到医学伦理学的诸多方面。许多医家履行医德的感人事迹,也为后世留下了楷模。明代是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论述医德的优秀文献。李《医学入门》中的习医规格,对医生的学习和品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0.htm

针灸的基本理论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基本理论,是古人通过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对自然界观察和认识的总结。是古人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界的方法论,古人用五行着重阐述生化,阴阳着重阐主极变,相当于现代的量变质变。它自从被应用到中医学领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91.html

共找到329,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