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 (4)化学因素 苯的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为主。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可致继发性白血病也较肯定,多数继发性白血病是发生在原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和易产生免疫缺陷的...
...CLL患者由于bcl-2基因重排而表达增加。约有5%左右CLL患者bcl-2基因重排是位于2号和8号染色体上的IGk或λ轻链基因与位于18号染色体bcl基因易位。但除基因重排外,CLL白血病细胞bcl-2表达增加与其基因位点的低甲基化有关。...
...慢性期常规治疗有效的药物不再产生疗效,治疗比较困难。有报告应用羟基脲、干扰素对加速期有效。慢粒急变是最难治疗的白血病。不少学者曾应用各种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骨髓移植是目前惟一可使CML患儿获得治愈的治疗方法。Gluckman...
...《移植》杂志报道,人疱疹病毒-6(HHV-6)感染可能是急性肝衰的病因之一。 病毒感染可能与病因不明的急性肝衰有关。为此,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的Maiju H?rm?博士及其同事调查了HHV-6在急性肝衰中的作用。 研究小组随访了32...
...发病年龄高峰为50~69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69岁达高峰;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发病年龄在10岁之前,之后逐步降低,进入老年期又略为升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50~59岁达高峰;慢性...
...CD4单克隆抗体,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检测,根据出现阳性率,判定亚群分布。T淋巴细胞亚群是观察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重要方法,对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乏症、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T细胞亚群之间有相互制约和相互...
...1.感染 CLL患者死亡和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染,可累及约40%的患者。低γ球蛋白血症是感染和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粒细胞缺乏、T细胞功能异常等。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尤其是疱疹病毒感染)约占15%,真菌感染较...
...或单核系细胞,故临床将其分为淋巴细胞性、非淋巴细胞两类。按FAB分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分为:L1(小细胞为主),L2(混合细胞、大细胞为主),L3(大细胞为主,Burkitt型)3个亚型;急非淋巴细胞可分为:M1(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
...原始和早幼粒细胞>20%。 ③M4c:原始细胞既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 ④M4ED:除上述特点外,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着色较深的嗜酸粒细胞,占5%~30%。 (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分2个亚型: ①未分化型(...
...慢性淋巴细胞简称慢淋,是一种起病缓慢的淋巴细胞系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本病在我国少见,仅占白血病的3.4%,在欧美白种人中较常见占25-30%。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30岁以下者很少见。比多。 本病的主要表现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