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事记56-60_【中医宝典】

...1956 1月 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卫生事业12远景规划,会议还决定“采取带徒弟等方式培养新中医五十万名”。 4月 卫生部发出开展中医带徒弟工作的指示,并制定了《1956~1962全国中医带徒弟的规划(草案)》。草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66.html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第一节)。通过论争双方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反复争辨与深入探讨,使中医界对于自身有了较为清醒的审视,认识到中西医学文化基础不同,出发点不同,方法不同,只能部分沟通,不能完全合并。中医学术自成体系,它有自己的理论范畴、实践经验和疗效证明,故始终有独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0.htm

中西医如何汇通?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在哪里呢?窃以为西医对解剖细节与微观结构的探索,可以作为对中医诊断学的补充,西医的一些诊断方法(除切片、骨穿之类对身体形成伤害的)对中医诊断成形疾病的病位及规模具有指导意义。这应该是很多西医人士乐于接受的认识。 但目前双方还是只能互相借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12.html

路志正_【中医宝典】

...路志正,男,生于192112月,河北荣城县人。幼继家学,从伯父路益修学中医,继拜盐山孟正已先生为师,长而在(1934-1939)河北中医专科学校学习。 19398月考取中医师资格,在家乡执行中医业务至1950。 1951-...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532.html

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临床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在理论学习阶段,要紧密联系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前期基础学科的理论,弄清每一疾病的病因、病机,掌握其证候特征、诊断依据和辨证论治,理论学习时如能与该疾病病人的临床实际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6.html

脉学现代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作为中医整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表现在与生理病理的关系上,与中医基本理论中阴阳五行及脉象学说的关系上以及天人相应观点在脉学中的体现等等。 因此脉学的现代发展将会对中医诊断学,生理病理学,临床治疗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2.html

我国中医教育日益衰退中医院校教育严重西医化_【中医宝典】

...严重不足,甚至《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也不深入研读;技能培养上,西医的仪器实验不少,中医的望、闻、问、切等临床硬工夫训练不多。   2001,全国等级医院中,以西医占绝对优势的综合及专科医院和中医院之比为6:1,且中医院规模普遍小于西医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43.html

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临床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在理论学习阶段,要紧密联系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前期基础学科的理论,弄清每一疾病的病因、病机,掌握其证候特征、诊断依据和辨证论治,理论学习时如能与该疾病病人的临床实际相...

http://qihuangzhishu.com/76/53.htm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2。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1-2.html

跟师颜德馨教授心得_【中医宝典】

...颜老曾说过,年轻人要把中医学好用好,就必须把中医的思维一以贯之,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多加实践,才能提高疗效。中医的自信,来源于临床疗效,比如在2003非典猖獗一时的时候,颜老等老一辈中医学家就积极扛起中医药防非抗非的大旗,拟订了针对该病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53.html

共找到448,3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