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仲化,号玄台,一作元台。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对黄帝内经精心钻研,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认为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各九卷之说,力排唐王冰认为内经为二十四卷之误。着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以阐发之。后又撰...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47.htm

医书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皇甫谧黄帝世纪曰∶黄帝命雷公岐伯教别九针,着内外经素问,书咸出焉。黄帝内传曰∶帝升为天子,针经脉诀无不备也,故金匮甲乙之书皆祖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6-24.html

黄帝内经的主要贡献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2.html

内经“神明”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原始含义指“天神”。说文解字释:“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灏注称“天地生万物,物有主元者曰神”,认为神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这一含义在内经中的运用不多,仅有“昔在黄帝,生而神灵”(素问·上古天真论)和“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16.html

黄帝八十一难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疾病、证侯、诊断、针灸与治疗,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种种疑难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在阐发中医学基本理论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难经现存本以明经厂刻医要集览本与日本武村市兵卫刻宋·王九思黄帝八十一难集注本等较早,历代注释,发挥者约50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9.htm

医书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皇甫谧黄帝世纪曰∶黄帝命雷公岐伯教别九针,着内外经素问,书咸出焉。黄帝内传曰∶帝升为天子,针经脉诀无不备也,故金匮甲乙之书皆祖内经。...

http://qihuangzhishu.com/336/76.htm

关于李经纬内经全释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内经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二、内经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从内经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养生...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26.html

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27.htm

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05.htm

经络是什么?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5.html

共找到474,3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