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12g 枳实10g 白芍15g 甘草6g 王不留行15g 夏枯草30g 海藻15g 苏子15g三剂尽,疼痛减,诸症悉轻,守方共服17剂,癖块始杳。按:丹溪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在世,务求气血冲和,切忌怫郁...
...根本不会有效果。 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种促进水分代谢的穴位刺激法。 促进水分代谢的穴位,是脚心后跟中央的“失眠”穴。 水肿的人,这一部位通常会比普通人软一些。可用木锤或“健康锤”轻轻敲打这里,两腿合起来共5—6分钟。大家会发现,这种刺激首先会...
...肾阳虚之证,可见尿少、胸水、腹水、外阴水肿等临床表现。总之,脾阳不振,土残水滥是本病辨证的关键。正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其中,湿指水湿;肿指肢肿,甚或全身浮肿;满指胸满(水)、腹满(水)。 立法:笔者认为本病的病位...
...《伤寒论》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是太阳表证未罢,而又兼阳明之热也。其喘者风寒由皮毛袭肺也。其胸满者胸中大气因营卫闭塞,不能宣通而生 胀也。其言不可下者,因阳明仍连太阳,下之则成结胸,且其胸本...
...葛根汤方治取效之速,与麻黄汤略同。且此证兼有渴饮者。予近日在陕州治夏姓一妇见之。其证太阳穴剧痛,微恶寒,脉浮紧,口燥,予用:葛根(六钱) 麻黄(二钱)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 生草(一钱) 天花粉(四钱) 枣(七枚)按诊病时已在南归之...
...蓄血、癥瘕、经闭、跌打损伤等证。《伤寒论》“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水蛭是太阳病蓄血证的要药,在《金匮要略》中用于瘀血内结成...
...□ 宋龙涛 河南省中医院 草枯树干,鸟徙兽藏,冬季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史记》云: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冬季养生,我们自然要天人合一,顺天而行,既要借助自然之势,顺天而“藏”,还要主动出击,借天而“补”,达到养生祛病,...
...积极的要素,寻求有益的经验。联系中医高等教育,更应该“我主人随”,闯出中国人自己的路。其实,家传、师授、学派的继承与太医院的教习,均是抚育名医的门径,至少能使其明于医道而谓“明医”。曾几何时,政府主管部门举办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试...
...悟》则仅列橘核丸一张主方,并明言:“治疝之法非一,而分别不外气血,气则游走不定,血则凝聚不散也。橘核丸加减主之。”可见如何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选出恰切的主治方,也很有讲究。2.主治方与辨证论治临证时借鉴主治方,将会有助于辨证论治的系统性。...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其治法,师《伤寒论》“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之教,拟:石膏100g 知母18g 花粉15g 甘草4.5g 党参10g 粳米30g 十剂每日一剂,嘱少食肥甘。二诊:饥渴大减,小便仍多,原方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