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1934年)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①。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②。 《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略)。” 【注解】 ①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洗绮靡,直掩金、元之长,而减郑、关之价矣。韵绝!快绝!”(沈泰《盛明杂剧》评语)誉之虽过,但此剧在明前期剧坛上确实是一部有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作品。王九思和康海在文学创作上是主张复古的,这也反映到其杂剧作品上,即基本延续元杂剧一角主唱的惯例,...
...无题 (1933年) 一支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①。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鲁迅日记》1933年11月27日:“午后得河内信,为土屋文明氏书一笺云:(略)。” 【注解】 ①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于九畹兮。”《楚辞·渔父...
...无题 (1933年)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①。 十二月 《鲁迅日记》1933年12月30日:“又为黄振球书一幅云:(略)。” 【注解】 ①《太平御览·百卉部七》引《通语》:“诸葛亮见殷礼而叹曰:‘东吴菰芦中乃有...
...演剧杂感”指鲁迅所译《生活的演剧化》,在《奔流》上署葛何德译 〔41〕 立方派 即立体派,二十世纪初形成于法国的一种画派。 它反对客观地描绘事物,主张用几何图形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作品构图怪诞。它是资产阶级艺术家漠视现实,走向极端形式主义的...
...题《呐喊》 (1933年)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三月 《鲁迅日记》1933年3月2日:“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于夜写二册赠之。”山县氏即山县初男。 ...
...在《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一文(载一九二八年五月一日《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十一期)中曾说从鲁迅的“醉眼陶然”里,“可以看出时代落伍的印贴利更追亚的自暴自弃”。 〔14〕“打发他们去” 见成仿吾的《打发他们去》一文(载一九二八年二月十五日《...
...童年时因病双目失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三年曾来中国,与鲁迅结识,鲁迅译过他的作品《桃色的云》、《爱罗先珂童话集》等。 〔3〕 反战会议 指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在上海召开的远东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
...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 〔9〕《俄国短篇小说杰作集》 英译本由S.格拉汉编选,一九二九年E.本痕出版社印行。 〔10〕《朝花旬刊》 上海朝花社发行的文艺刊物,着重介绍东欧、北欧及弱小民族的作品,由鲁迅、柔石主编,一九二九年六月创刊,同年九月...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其中鲁迅翻译者九篇,除《古怪的猫》一篇未见在报刊上发表外,其它各篇在收入单行本前都曾分别发表于《新青年》月刊、《妇女杂志》、《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及《晨报副刊》。 《鲁迅译文集》所收《爱罗先珂童话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