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疗文化简介_火疗文化_【中医宝典】

...,结果使原有病痛减轻或消失,于是主动使用火烤灼以治疗更多的病痛,这便是灸疗的起源。现在最早记载灸疗的医籍是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两书,据考其成书年代早与《内经》。 火疗虽然受启于灸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huoliao/a13270.html

贴敷疗法治眼病_【中医宝典】

...敷治病的起源。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一书中“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冰片更使患者感到清凉舒适,因此眼部穴位贴敷疗法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同时也深受患者欢迎。例如如意金黄散、三黄散外敷治疗眼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170.html

医书“六”字大头系列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疡医证治准绳》六卷、《幼科证治准绳》九卷、《女科证治准绳》五卷。全书内容宏富,采撷精当,博而不杂,详而有序,为习医重要的参考着作。 “六”字打头的综合性医书,尚有清代程永培(字瘦樵)所编《六醴斋医书十种》,该书汇辑南齐、晋、唐、宋、元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93.html

重视房室养生中的“七损八益”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里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这说明掌握和理解“七损八益”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医书《养生方》和《天下至道谈》也谈到了人的性与性功能保养的问题,其中,《天下至道谈》中的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64.html

维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乌孙国有一种青田核,“得碧水则有酒味,出如醇美好酒……饮之尽随更注水,随尽随盛,不可久置,久置则苦不可饮。曰青田酒。”一位中原汉人得到过的两枚“青田核”。乌孙墓出土有陶制扁平茧形壶,装酒、水或奶,甚便于携带。此壶形制与陕西关中战国墓出土所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5.htm

古今医书宜参考论_《时病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昔贤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今古医学,均宜参考焉。考今古医书,不能尽述,姑略提其要者言之,如《神农本草》,轩辕《灵》《素》,越人《难经》,长沙《玉函》,以及刘、李、张、朱四大名家之书,皆可备读也。盖读《本草》者,可知其性有寒、热、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710-15-13.html

《南雅堂医书全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

http://qihuangzhishu.com/192/282.htm

《南雅堂医书全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24.htm

《南雅堂医书全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91.htm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在线阅读

...绢帛炭灰、书刀、长方形研墨石板、滴水小铜壶等,估计当时墓中可能还存放有帛书等。 该墓竹简出土后于1974年6月送至北京保护整理。1976年6月,文物出版社邀请当时的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成员协助整理定县竹简(编号、写释文)。1976年7月,唐山...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49.html

共找到4,8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