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止痛_《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袭人体,则气为之滞,血为之涩,形成不通则痛的局面,用附子温阳散寒,寒去则气血畅行而痛止,必治病求因之法。至若虚痛,附子亦可选用,补必兼温耳!头痛《证治准绳·头痛》指出: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cigongyianzhongfuzideyingyong/1050-4-12.html

用药禁忌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避免配伍使用。 (1)中药配伍禁忌:中药配伍禁忌的范围主要包括药物七情中相反、相恶两个方面的内容。历代医家对配伍禁忌药物的认识都不一致,金元时期才把药物的配伍禁忌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并编成歌诀传诵至今。十八反歌最早见于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072.html

地黄附子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地黄附子酒——原名地黄酒 [药物组成] 附子 茵芋 羌活各一两 熟干地黄四两防风 芎藭各一两 石斛二两 丹参二两半 牛蒡根二两半 火昧子一升 杜仲 牛膝 桂枝各一两 [功能主治] 治风在肝脾,语言不利,脚膝无力,大便多秘。 [用法用量...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414.html

中药毒性的研究方法解析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 赵国平钱三旗暨南大学医学院 何清湖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药毒性的内涵应包括单味药毒性和配伍后的毒性两方面。在本草文献中,毒有四个意义:一指药物的总称,如《景岳全书》云凡可辟邪安正者,皆可称为毒药;二指药物的偏性,如《类经》:药以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11.html

运用附子泻心汤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花(连梗)2束,鲜冬瓜皮4片。2剂。 四诊:上方服后,大便正常,苔退,纳佳。嘱常饮银花露、荷叶露(二露合掺),清暑解热。 【按】本例湿热泻,按证候分析属热偏胜。热之去路,以为主。故用附子泻心汤中之三黄苦寒泄其热;加附子辛热反佐卫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93.html

谈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几种思维方法_《名师垂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 余国俊《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高效方。原书谓,撋僖醪∈嫉弥��捶⑷龋�龀琳撸�榛聘阶酉??? 辛汤主之。(汤头歌诀)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苦非表里相兼治,少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shichuijiao/1039-37-0.html

白术附子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虚湿,肠鸣泄泻,或多自汗。【用法用量】方中附子、茯苓用量,《普济方》引作各一两。【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济生》▼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发明》卷五:白术附子汤【处方】白术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苍术2两,陈皮2两,...

http://zhongyaofangji.com/b/baishufuzitang.html

温中散寒_《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痞满:先生对食入不化,得嗳则畅的痞满证,根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的启示,以及《张氏医通·腹满》所云: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以脾胃虚寒立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050/10.htm

甘草药性虽平 不可滥用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甘草药性虽平,临床也应重视配伍禁忌。十八反藻戟遂芫俱战草不可不知。 甘草别名良多,而以国老独著。李东垣称其: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但临床应用甘草也随证有别。 配用虽广 功有专长 有歇后语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628.html

聊答……-出自《集外集拾遗》_【鲁迅全集】

...聊答……〔1〕 柯先生 我对我对于你们一流人物,退让得够了。我那时的答话,就先不写在必读书栏,还要一则曰若干,再则曰参考,三则曰,以见我并无指导一切青年之意。我自问还不至于如此之昏,会不知道青年有各式各样。那时的聊...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40.html

共找到312,0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