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研经重理论,博采众长勤笔录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浙江古代的针灸学家的治学很有特色,在现存浙江古代的十多种针灸著作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对《内经》、《难经》、《甲乙经》等经典针灸著作的研究,是十分重视的。如滑寿和高武都有有关《内经》、《难经》的专著,滑寿的另一本《十四经发挥》是在皇甫谧...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4.html

新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经外穴名。出《新针灸学》。定位与足少阳胆经之居髎穴同。见该条。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在颈部第2-3颈椎棘突间。捏挤至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有清咽喉、散热结等作用。用于治疗喉痛,急性喉痹,乳蛾,声带水肿,喉咙嘶哑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5/725.htm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四)_【中医宝典】

...见智录》成就论述各种医学典籍。1909-24张锡纯《针灸学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74.html

阳溪(手阳明之经穴)_《手穴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定位:位于腕关节桡侧两筋间。拇指上翘时,在伸拇长、短肌腱之间凹陷中。主治病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腰背扭伤,瘾疹,小儿消化不良,目赤肿痛。备考:《针灸大辞典》:“阳溪,别名中魁。”《会元针灸学》云:“阳者,阳经之阳,溪者水之。小水沟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36/17.htm

程天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466年)南北朝时宋针灸学家。广平(治今河北鸡泽)人。精武技,为殿中将军。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助戍彭城,战败被俘,因善针术,受北魏拓跋焘赏识,封南安公。后逃归宋为山阳太守。撰有《程天祚针经》六卷、《灸经》五卷。均已佚失。...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83.htm

胁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外台秘要》:“胁堂,在腋阴下二骨陷者中。主治胸胁支满,胪胀贲(犭屯),噫哕,喘逆,瞻视目黄。举腋取之。”近代《中国针灸学》则定位在“腋窝下二寸陷中,当渊液穴斜上一寸之处。”主治心内膜炎,肝病,胸膜炎。灸3壮。...

http://qihuangzhishu.com/195/670.htm

弘扬灸法之力作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国民间奇特灸法》 张仁 书评 灸法文献 ——《中国民间奇特灸法》读后 灸法的产生源于火,它的起源可能早于针刺。灸法是针灸学教师和学生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参考文献 [1] 张仁.中国民间奇特灸法[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22.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本时期的针灸学发展也有其时代特征。针灸,以刺络放血泄热多见及多用灸法于临床,并出现了较多的以灸治为主的针灸学家。在针灸理论上,则相应发展了有关针刺泄热、灼艾保命等学说,在针刺操作手法方面也有发展,并出现了子午流注、飞腾八法等按时取穴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7.htm

共找到1,0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