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千金翼方》有“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论述。《针灸大成》中总结了明...
...①经外穴名。又名鬼哭、四鬼哭。约位于少商穴和隐白穴处。共4穴。《针灸大成》:“鬼眼四穴,在大拇指去爪甲角如韭叶,两指并起,用帛缚之,当两指歧缝中是穴。又二穴在足大趾,取穴亦如在手者同。”主治癫痫,精神病,晕厥等。艾炷灸3-7壮。②经外穴...
...小儿推拿方法名。①用屈曲的大拇指按揉小儿的外耳道,有通气作用。见《小儿推拿秘诀》。②将耳壳折向前方以掩住耳门,有通气作用。见《小儿推拿秘诀》。③即洗井灶法。见《幼科推拿秘书》。详该条。④屈儿小指,再揉劳宫穴,有去风寒作用。见《针灸大成》卷...
...针刺的分部,指皮肉浅层。《难经·七十难》:“初内(纳)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以浅部为皮肤、血脉,与心肺相应;深部为筋骨,与肾肝相应。意见与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肾主骨的说法相通。《针灸大成》:“刺阳部者,从其...
...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受限等运针困难的现象。《针灸大成》:“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多因患者精神紧张,操作失当,患者体位移动,或留针时间过久而致局部肌肉痉挛或组织缠绕针体而致。...
...①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大补大泻相对,指手法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补泻法。《针灸大成》卷四:“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意指以中等强度的捻转、提插达到气调即可。②指进针得气后不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下0.5寸,旁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1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1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
...经外穴名。《针灸大成》灸肠风下血法:“取男左女右手中指为准,于尾闾骨尖头,从中倒比,上至腰脊骨一指尽处,是第一穴也。又以第二指,于中穴取中一字分开指头各一穴,灸七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经外穴,名闾上。在尾骨尖端直上一中指处一...
...,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有调和阴阳,宣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一切经络壅滞、气血不通之症。《针灸大成》卷四所载有所不同。...
...《针灸大成》,赵文炳属晋阳人靳贤为之选集校正。此书以杨继洲之《玄机秘要》为主体,加以增广汇编。书后附按摩法。甚行于世,且已有日、法、德文译本,有国外影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