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消渴 针灸 古籍 治疗特点 摘要:本文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93种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并从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分部取穴及刺灸法的特点加以分析。 古代消渴与现代糖尿病相关,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人容易并发各种...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1)调和阴阳:《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具有协调阴阳的作用。人体在...
...干或特殊反应点(区)进行刺激,使大脑痛阈升高,针刺造成的良性刺激经外周神经的动脉类粗纤维由后根的内侧部进入脊髓,经薄束和楔束上行,在脑干下部与薄束核和楔束核发生突触联系,从而阻断痛觉在中枢的整合。其次,由于针灸针直接刺激神经干、特殊反应点(...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不仅可产生心电图改变,而且可以引起心脏供能、供氧阻碍,因而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最常见的是房性成室性期前收缩及心房纤项,即使没有明显心脏病的患者,亦可出现心律失常。 低血糖所致心律失常...
...。基础与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以下介绍有关其发生机制的某些内容。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导障碍也是药致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在前者,主要有早后除极的触发活动,如IA类药物延长APD与复极,容易引起2.3相中电位振荡。又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
...运动试验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工作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以判断冠状循环功能的一种测试方法。据1974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运动试验判定标准,第一项第4条,运动后出现下列任何一种心律失常者:多源性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
...Burger博士及其同事指出,在两种类型心肌病患者中,多巴酚丁胺治疗与高于基线水平的异位节律增加有关。 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奈西立肽治疗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各项指标明显下降有关。该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1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指出:“心室...
...心室扑动与颤动。(二)激动传导异常1.心脏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2.房室间附加途径的传导:预激综合征。3.折返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有时,自律性异常与传导异常并存引起心律失常,如并行心律。...
...对于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一直是经典的治疗手段,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领域治疗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仍比较常见。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中国心律学论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年会)”新闻发布会上,...
...治疗组通过辩证选取与病相宜的时间配穴法,以纳子法为主,每日辰(7-9时)、已(9-11)时针灸,先针流注穴后配与病情相适应的腧穴。以隐白、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穴为主穴,血止后,除主穴外加肾俞、关元、气海等穴。针的规格为26-28号毫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