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二十三·经籍考五十_《文献通考》

... 陈氏曰:不知何人所录。其鸡舌香一段,言《灵苑》所犹有未尽者。 《馆阁书目》别有《沈氏良方》十卷、《苏沈良方》十五卷,而无《灵苑方》。 ※《灵苑》二十卷 晁氏曰:亦中编。本朝士夫如高若讷、林亿、孙奇、庞安常,皆以善医名世,而中尤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122.html

_《证类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疝瘕,口疮,脐伤。一名经。...

http://qihuangzhishu.com/471/1786.htm

血色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凡血色有,固可以察虚实,亦可以察寒热。若血浓而多者,血之盛也;色淡而少者,血之衰也。此固大概之易知者也。至于紫黑之,其证有如冰炭,而人多不解,误亦甚矣。盖紫与黑相近,今人但见紫色之血,不分虚实,便谓内热之甚。不知紫赤鲜红,浓而成片成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24/267.htm

墨子故事:与程子_墨家_【文学360】

...墨子事迹:与程子 墨子对程子说,儒家学说有四个方面足以丧亡天下。 程子说墨子诋毁儒家。墨子说此为告闻绝非诋毁。 数日后,墨子又与程子辩论,称赞孔子。 程子问:“您一向攻击儒家,为什么又称赞孔子?” 墨子答道:“孔子也有合理而不可改变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836.html

麻黄桂枝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伤寒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无汗而喘者,名为伤寒,麻黄汤主之。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桂枝汤主之。此以无汗脉紧者为伤寒,故用麻黄汤;有汗脉缓者为中风,故用桂枝汤,是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13-24.html

序一_《斋医话稿》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师范.惜无刊本.即斋医话稿五集.只有初二两集.由孙瀛阶陈昼卿两先生为之序.姚静庵先生代为刊行.不久其版散失.迄于今各书肆已无从购觅.本地如此.他省可知.同社友裘君吉生恐其书湮没不传.遍觅原版.虽幸而购到.已缺多页.亟亟然为之重刻付印.兹于...

http://qihuangzhishu.com/830/2.htm

《三》原文-出自《墨子》卷一_墨家_【文学360】

...1、三: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1‘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瓴2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无乃非有血气者之所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46.html

升阳散火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治火之法,有曰升阳散火者,有曰滋阴降火者。夫火一也,而曰升曰降,皆堪治火。然升则从阳,降则从阴,而升降混用,能无悖乎?抑何者宜升,何者宜降,而用有乎?此千古之疑窦,亦千古之两端,而未闻有达之者。夫火之为病,有发于阴者,有发于阳者。发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8-12.html

两小儿日 / 两小儿斗鉴赏_【古诗文大全】

...《两小儿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对这种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早上和傍晚,太阳角度低,穿透的大气层很厚,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很大,...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1629.html

卷八十九_《全晋文》

...、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别名显于世。孟子非墨子,其言正辞则与墨同。荀卿、庄周等皆非毁名家,而不能易其论也。 名必有形,察形莫如别色,故有坚白之。名必有分明,分明莫如有无,故有无序之。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是名两可。同而有异,异而有同,是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7747.html

共找到39,7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