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药应用注意事项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配伍应用。三、素体不足,又邪实,须扶正袪邪相提并用,可分别配伍解表药、清热药、利水药、化痰药、理气药、消食药等同用。四、素体不足而有各种滑脱的病症,可用虚药配伍收敛药同用。五、虚药对于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之症不宜应用;而真虚假实,至虚...

http://qihuangzhishu.com/69/525.htm

夹证证论_《时病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思散邪而不损正者,如参苏饮、中益气之类;若风邪甚者,又当先散其风,风邪一解,再补其损可也。又如女子经事当行,必审其或先或后,先则为血热,宜丹栀四物之流;后则为血寒,宜香砂四物之流,此为定法。或被寒邪所触者,即证也,考诸方能散寒且能调经,...

http://qihuangzhishu.com/710/124.htm

产后大须分虚不虚全实三证论_《胎产心法》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诚心概行大,以致助邪,此辨之不可不慎也。今予遵生化汤加减治之法,未尝敢大,而置诸证于缓治。观晕厥总论中,块痛未除,未可遽加木之语,概可知矣。又云∶产后虚证,无非随人元气,必素弱之人多有之。或于产后血气既去而更弱者,亦有之。此当因人察脉,...

http://qihuangzhishu.com/677/64.htm

气虚感冒中气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按语:气虚感冒究其原因乃脾胃不足,卫阳不固。法以脾益胃,升举阳气,以疏散外邪。中益气汤、再造散均用参、芪、草。东垣谓此三味性甘温,“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柯琴谓“脾胃而生气”。所不同者,中益气汤以为主,疏散稍显不足;再造散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45.html

中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兰室秘藏》中汤 《症因脉治》中汤 《易简》中汤 《会约》中汤 《得效》中汤 《陈素庵妇科解》中汤 《普济方》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兰室秘藏》卷下:中汤【处方】升麻 柴胡 当归各0.6克 神曲0.9克...

http://zhongyaofangji.com/b/buzhongtang.html

香港脚_《证治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治分诸症湿多宜利湿.热多宜清热.上升者降.下陷者升.表症发散.里症攻下.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太过则损脾.不及则病不去.(汇)用药香港脚俱属湿热.初宜辛凉发散.继宜分利二便.与湿同治.用二术以祛湿.知、柏、芩、栀以清热.归、芍...

http://qihuangzhishu.com/636/81.htm

温病下痢_【中医宝典】

...温病下痢 【病人基本资料】 袁姓妇,年三十六岁,得温病下痢证。 【病因】 仲秋乘火车赴保定归母家省视,往来辛苦,路间又受风,遂得温病患下痢。 【证候】 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下痢赤多白少,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余次,舌苔白浓,中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88.html

味的解释_味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兩種以上的食物。 北史.卷二十二.長孫道生傳:「道生廉約,身為三司,而衣不華飾,食不兼味。」 唐.杜甫.客至詩:「盤餐市遠無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http://hanwen360.com/c/81456.html

管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管汤 《衷中参西》管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管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管汤【处方】生龙骨30克(捣细)生牡蛎30克(捣细)萸肉30克(去净核)三七6克(研细,药...

http://zhongyaofangji.com/b/buluobuguantang.html

内伤痧_《痧胀玉衡》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余为诊之,知其内伤痧症也。刺痧筋二十余针,付宝花散微温服之,胀闷稍松。爰定一方,即于青来厢中取药,用桃仁、赤芍、泽兰、玄胡索、红花、陈皮、乌药、独活,治其内伤。服后,下黑粪,瘀血俱消,诸症俱愈。但其旧有不足之症,非参不可,后青来用参 大,...

http://qihuangzhishu.com/743/86.htm

共找到99,3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