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名。一息四至,来去怠缓。或脉来和缓均匀,从容不迫,是有神之脉。为平脉;若脉来弛缓松懈为病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
...方剂学名词。系七方之一。方剂之和缓者。《儒门事亲》卷一:“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糖、蜜、枣、葵、甘草之属是也;盖病在胸膈,取甘能恋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其气力宣行迟故也。有‘品件群众’之缓方,盖药味众则各...
...目录 《医学传灯》冲和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传灯》:冲和丸【处方】陈皮1两,半夏1两,枳壳1两,厚朴1两,神曲1两,杏仁1两,黄芩5钱,桔梗5钱。【功能主治】消积滞。主饮食所伤,脾失运化。【用法用量】痰滞胶固者,加莪术。【...
...目录 《外科大成》冲和饮子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大成》:冲和饮子【处方】人参、黄耆、麦门冬、芍药、柴胡、防风、荆芥、白茯苓、白术、桔梗、连翘、当归、天花粉。【功能主治】痘至7-8日而发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大...
...目录 《滇南本草》鲜橙汁冲米酒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滇南本草》:鲜橙汁冲米酒【处方】鲜橙汁半碗 米酒1~2汤匙【制法】将米酒冲入鲜橙汁内即可。【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适用于妇女急性乳腺炎早期,妇女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乳房红肿、硬结...
...目录 《古今名方》补肾固冲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古今名方》:补肾固冲丸【处方】菟丝子250g,川续断90g,白术90g,鹿角霜90g,巴戟天90g,枸杞子90g,熟地150g,砂仁150g,党参120g,阿胶120g,杜仲120...
...目录 《普济方》缓惊红饼子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缓惊红饼子【处方】山药、茯苓、乳香、赤石脂、白术、全蝎、甘草各等分(一方用五灵脂)。【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饼子。【功能主治】慢惊。【用法用量】口服。【摘录】《普济方...
...目录 《女科百问》缓息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女科百问》:缓息丹【处方】半夏曲2两(半夏汤洗7次,研成末,姜汁和,候干,再为末,姜汁再和,共7-8次。取吃之,不辣为度),橘红5钱,天门冬半两,杏仁2两(去皮,尖,别研成霜)。【制法...
...缓则来去和缓,不疾不徐。凡虚濡微细,皆属缓类。不似濡脉之指下绵软,虚脉之瞥瞥虚大,微脉之微细而濡,弱脉之细软无力也。(语出张璐。又濒湖体状诗曰∶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 轻风;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李士材曰∶缓以脉形宽缓得名,迟...
...中冲,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井(木)穴。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一说在中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针灸甲乙经》)。布有正中神经的指掌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中风昏迷,热病心烦,身热如火,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