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二章:有无相生_道家_【文学360】

...死生,是谓神化之道者也。 谭子“道化”学说,也可以说是代表了历来道家一贯思想,如果说他是唯物论,但他所提出神,非物理。神与物是有明显界说。如果说他是唯心论,神与心关系,究竟如何?神与心是一或二?亦成为后世佛道两家争端症结。可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4.html

持之以恒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古代养生家非常重视整体养生法。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提出人一生“养、治、保、延”摄生思想。明代张景岳特别强调胎孕养生保健和中年调理重要性。张氏在《类经》中指出:“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告诫为人父母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52/31.htm

道教文化中的婚姻观_道家_【文学360】

...不交,乃(出)绝灭无世类也”。被道教界视为养生权威彭祖,则从人生理与心理本能出发,认为“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许多道书都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男女居室,人之大伦。 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人道不可废。可见,道教对婚姻采取是肯定态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21.html

章炳麟思想

...学术思想 章氏思想受到多方影响,因为变化历程相当繁复,依其《菿汉微言》中的自述,是以“始则转俗成真,终则回真向俗”十二字予以归结。大抵而言可以1908年(光绪二十四年)著成《齐物论释》为界。在此之前,章氏先习朴学、诸子学以及西方进化论...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70.html

天人相应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观念。它与那种将生死寿夭归结为“天命”观点比较起来,充满了可贵奋斗精神,为中国养生学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道家很多经典著作中,都提出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第一要旨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养生史上一个响亮口号...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9.htm

继承和发展中医要丰厚传统文化根基_【中医宝典】

...有关物质世界认识运动观和结构观,道家也是中医养生思想及气功理论先驱。 所以,学习中医者学点易经知识,儒家思想道家观点,是十分有必要。这是夯实中医基础。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正是这个道理。 学习中医还应具备相应古文基础。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6.html

丘处机主要思想

...丘处机是“万里赴诏,一言止杀,悲天悯人”道教全真龙门开创祖师。在学术界有不少人对他进行过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撰文予以评价。尤其是在对他思想评价认识上,各有说法。三教合一 长春真人直接继承了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认为先圣所示之大道,各有...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199.html

庄周著述

...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体系。司马迁认为庄子思想“其要归本于老子”。然而就庄子书中寓言、义理及《天下篇》对老子思想所评述,老子与庄子思想架构有别,关怀亦不相同,所谓“道家”思想体系与《庄子》书,实经过长期交融激荡,经汉代学者整理相关材料,...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711.html

中医养生性质和特点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又如,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观点,不伤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变化规律,掌握适度,注意调节。三、综合、辨证调摄人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52/3.htm

中医养生概念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实践和体会不同,他们养生之道在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方面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从学术流派来看,又有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2-1.html

共找到851,6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