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以降医书、医案、方书中脉法的位置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尔《证治准绳》在每之后,加“诊”一项,其中以脉诊为主,亦是以病证脉分两个系列的一种形式,这平脉辨证之法显然是不同的。 当然例外的情况亦是有的,如李东垣根据当时出现的一种新型疾病,他命名为劳倦内伤,在大量的实践和取得卓著疗效的基础上制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5.html

明清以来对脉机研究的进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辨证方法去察其情,得其妙,实际就是涉及到机而非单纯的以脉对号。 日本人丹波元简《脉学辑要》说:“代脉诸说不一,然景岳所论尤为允当矣。《史记》仓公云:不平而代,又云:代者,时参击乍疏乍大也。”张守节《正义》云:“动不定日代。可以确其说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7.html

热病一_《伤寒寻源》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刘河间阐发素问元机. 热病凡三十有三证.此泛言热因之机.而伤寒例中所称之热病.却不系此.此亦犹伤寒例中之中风.不金匮中风历节病一例看者同义.凡风寒之.一经传变之后.大率转成热证.其最难辨者.莫如太阳初起时.此伤寒例中之热病.却要在...

http://qihuangzhishu.com/725/34.htm

辨证包括哪些内容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为内伤杂,外感血分邪热炽盛,见卫气营血辨证。另外,外科的疖、疮,痈、疔也多由血热引起。 【类证鉴别】血热证温病血分证: 二者均为热炽血分、迫血妄行为患,故均以各种出血为主症,并伴见热象。但本证为内伤杂,一般无高热,病程长,发病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80.html

六经辨证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外感(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外感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称为“太阳”。当邪向内发展,由表寒证转变为里热证,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liujingbianzheng-48.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常用脏腑辨证分类方法:肺大肠辨证分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虚弱证、肺阴亏虚证、大肠湿热证、大肠虚寒证;脾胃病辨证分脾气虚证、脾血虚证、脾阴虚证、脾阳虚证、寒湿困脾证、热盛动风证、胃虚寒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

http://qihuangzhishu.com/79/74.htm

支气管哮喘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不仅辨证,也要:少阴属证,可谓辨证之分类纲要,而哮喘才是病名。证属少阴,又有热化寒化之分,证同气异之别。深入分析,证中有证;合而言之,纲目分明。论其,依然如此。所以,我们所理解的重复,并非同一病名,即可搬用同一方药的机械重复;...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47.htm

什么是气血津液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而气血津液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脏腑的功能。所以,气血津液的病变,是脏腑密切相关的。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互相参照。 一、气辨证 气的病证很多,《素问·举痛论篇》说:"百病生于气也"。指出了气的广泛性。但气临床常见的证候,可概括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13.html

用药不辨证等于火上浇油_【中医宝典】

...眼下正值隆冬,天气寒冷,是感冒和胃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大家对这两种疾病早已司空见惯,以致医院一些大夫在治疗时,不就开药。而与此同时,不少患者一犯病,为了省事,干脆就吃常用药。于是,患感冒的不分风寒还是风热,一律服用感冒冲剂。胃病患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470.html

胸痹心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 胸痹心痹都是心脏本身的一些病变。一属心脏外膜、心血管性病变;一属心脏内心瓣膜性疾病。前者病症属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后者属肺心病、风心病或其他膜性疾病。 胸痹 先贤对胸痹的认识,《黄帝内经》中有“真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553.html

共找到334,0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