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著作。三集。清·吕震名撰于1850年。作者指出“以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若风、若湿、若温、若热,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见自序)。本书首辨风、寒、湿、温、热之源流及六经辨证诸法,次将各症辨别其疑似之处,后述...
...伤寒伤暑二证,流毒天地,沿袭古今,人率习而不察,据其外证,头痛身痛,发热恶寒等证相同,皆混于象,而不审内景,不观乎时,因一名之曰寒,而不知其岐多端,甚不可一律论者,寒之伤人也。一二日在肤宜汗,三四日在胸宜吐,五六日在脏宜下,确有定期可据者...
...医者欲知病患脏腑,必要问其从内走出者,故凡病当验二便。仲景以小便不利,小便赤,定伤寒里热;以小便利,小便白,定里无热。以大便不通,大便硬,定其里热;自下利,下利厥冷,定其里寒。故治病以二便定人寒热,以二便定人燥湿,以二便定人虚实,再无差误...
...仲景既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更剔出风温之为病.而特申发汗之禁.是有二说焉.温邪内发.误责其汗.卫气既疏.风邪又袭.两阳相合.身反灼热.此一说也.温邪内伏.少阴既病.肾精不藏.内风易动由里出表.汗出之后.身乃灼热.此又一说也.二说...
...明以有汗无汗.辨邪之或自中风而来.或自伤寒而来.但见阳明一证.即用葛根一味.亟伐阳明之邪.而太阳未尽之邪.仍不离桂枝麻黄.分别风寒主治.其有太阳阳明.同时病发.不分先后者.则太阳之邪.合阳明胃中之水谷而下奔.必自下利.仍以葛根汤主治.以葛根汤...
...张三锡曰∶“《金镜录》载三十六舌,辨伤寒之深浅吉凶,可称详备。然细讨究,不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已。”陶节庵曰∶“伤寒邪在表,则舌无胎。热邪在表,则胎渐生,自白而黄,黄而黑,甚则黑裂矣。黑胎多凶。若根黑或中黑或尖黑,或属里热,全黑则热...
...作者:高世栻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一 序二 序三 总论 伤寒热病总论 验舌色论 验口唇论 验二便论 辨脉论 南北方宜发表不同论 南北方宜清里相同论 三阴经热病论 三阴经寒病论 阴症似阳论 阳症似阴论 宜发表论 忌...
...作者:郭雍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1年 徐序 刘序 朱子跋郭长阳医书 自序 卷一 伤寒名例十问 叙论五问 治法大要九问 伤寒脉法及刺法六问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卷二 仲景辨脉法三十八条 卷三 仲景平脉法四十五条 卷四 六经统论二十二问 ...
...辨六日传经之妄.辟三方鼎立之谬.改服麻桂于太阳未衄之前.移系白散于太阴误下之后.千古疑团.一朝打破.又谓.仲景伤寒.已兼六气.六经主病.已该杂症.非专指伤寒立言.柯氏以前.孰能指出厥旨.金刘河间.叔季人也.扰攘之世.炎火统运.见仲景伤寒.每...
...伤寒者,冬令感寒之正病也。类伤寒者,与伤寒相似而实不同也。世人一见发热,辄曰伤寒,率尔发表,表之不去,则以和解、清凉诸法继之,其间有对证而即愈者,有不对证而不愈者,有幸愈而垂危复生者,皆由施治之初,辨证未明也。夫有一病,即有一证,初时错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