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参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疾病的外部表象,有真有假,还没有把握疾病的内在本质。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就必须对四获得的感性材料,在头脑中进行反复的思考,由此及被,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进行辨证;确定诊断。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认识过程,光有四,不能台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4.html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编者按:自篇首至“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见《素问·脉精微论第十七》。自“血脉者,多赤多热”至“手足温,易已也”,见《灵枢·论病尺第七十四》。“黄帝问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毋邪脉也。”一段,见《素问·腹中论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7-2.html

论疮肿候入式法_《外科精义》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甲乙》及叔和、仲景、扁鹊、华佗、《千金》、《外台》、《圣惠》、《总录》,古今名医诸家方论之中,候疮肿之说,简编类次,贯成帙。首载候入式之法,次论血气色脉参应之源,后明脉之名状、所主证候及疮肿逆从之方,庶使为疮肿科者,览此则判然可晓,了...

http://qihuangzhishu.com/852/2.htm

指法之调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医者以食指患者寸脉,中指关脉,无名指尺脉的定势,是不可变更的。准确地确定寸关尺三部,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寸以候心肺之气,关以候肝脾之气,尺以候两肾之气。寸关尺部位若稍有不确,则所候脏腑之气,亦随之而乱。 所以,下指首先按准寸关尺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7.html

-滑脉男女的准确性多大_【中医宝典】

...俺老师虽然切脉没看出男女,但这也不是他技术不行。脉二十八脉中有一种滑脉,会出现在有肺病,和食积的人身上,也会在孕妇身上出现。过去没有B超,没有验孕棒,就只靠中医切脉。过去中医界有种说法,男左女右,就是说如果是男孩,左手滑脉比右手滑脉明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1.html

虚实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之会,手太阴之动也,故不象阴为脉应)、气虚(经云∶气虚者无常也。谓膻中气不定也,旧注谓寸脉动无常者非)、尺虚者(行步 然),重虚也( 括《通评虚实论》文)。《难经》曰∶病有虚实,出者为虚,入者为实(从内之外为出,从外之内为入)。言者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7-12.html

宗三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宗三昧》。一卷,共十二。清·张珞着,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前阐明撰着此书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提出“入门宗脉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力陈“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故撰此书。三-六,叙述脉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0.htm

宗三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宗三昧》。一卷,共十二。清·张珞着,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前阐明撰着此书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提出“入门宗脉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力陈“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故撰此书。三-六,叙述脉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80.htm

合参之 问诊切诊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类型等与疾病的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有所识别取舍。 切 切诊主要含脉、触诊两部分。 一、脉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的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1998.html

心得一二_【中医宝典】

...老中医专家,为健康学生或患者搭脉,同一人之脉象,一个专家一个说法,有时相差甚远。 这种困难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古人对于脉的论述特别详尽,使用譬喻、使用描述,语言也特别生动,目的你心领神会。《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73.html

共找到218,4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