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之误_《医学读书记》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心象火,而脉萦舌;心火有余,故病舌卷不能言也。“软而散”者,不足之脉。心者生之本,神之处;心不足则精神为消,如卑 、遗亡、恐惧之类是也。“环自己”者,言经气以次相传,如环一周,复至其本位,而气自复,病自已也。经终论云∶刺中心者,环死。义...

http://qihuangzhishu.com/326/12.htm

《甲乙》之误_《医学读书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象火,而脉萦舌;心火有余,故病舌卷不能言也。“软而散”者,不足之脉。心者生之本,神之处;心不足则精神为消,如卑 、遗亡、恐惧之类是也。“环自己”者,言经气以次相传,如环一周,复至其本位,而气自复,病自已也。经终论云∶刺中心者,环死。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dushuji/326-4-8.html

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等等。在临床上,各种手法是综合运用的,常常是先触摸,后推按,由轻到重,由浅入深,逐层了解病变的情况。按时,医者体贴患者,手法轻巧,避免突然暴力,冷天事先把手暖和后再行检查。一般先触摸,后...

http://qihuangzhishu.com/92/31.htm

原篇_《外经微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阴也。气来浮者,阳也。气来沉者,阴也,浮而无者,阳将绝也。沉而无者,阴将绝也。浮而清者,阳气之生也。沉而清者,阴气之生也。浮而浊者,阴血之长也。浮而清者,阳血之长也。以此腧,则生死浅深如见矣。陈士铎曰:原法,不传久矣。天师之论,真得其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2/53.htm

《敖氏伤寒金镜录》—世界最早舌专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谈论舌的著作则算《敖氏伤寒金镜录》,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舌专书。 早在我国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贞疾舌”的记载,其中就含有诊断病舌的意思。公元前3~5世纪成书的《内经》中已有较多关于舌的记载。如关于舌苔之色,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4.html

华氏脉缔造神医的摇篮_【中医宝典】

...中医脉,天下闻名,确有神医妙手!诊病之神奇,令人惊叹!扁鹊、华佗、张仲景,千古流名!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西医学地涌入及现代仪器地发展,医生们逐步荒费了脉和望诊。一味地用仪器探查,医院有了高额的利润、医生也得了相当的提成,何乐而不为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8.html

指法之运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运指是指法的具体运用,指法是对者三指,在诊脉时运动规律的总结。可以说,前人丰富的诊脉经验,都凝集在指法之中了。历代有关指法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 1、举按举按是脉的基本指法,它通过三指用力轻重的变化,以诊察脉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8.html

_《内经知》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脉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有过之脉(人身营卫之气,昼则行于阳分,夜则行于阴分,至平旦皆会于寸口,故诊脉当以平旦为常也。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将盛而未散,饮食未进。虚实...

http://qihuangzhishu.com/747/8.htm

的解释_扪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按:用手指轻压体表,以测知其下面部分坚实程度之一种物理诊断方法 palpation...

http://hanwen360.com/c/358439.html

辨病_中医闻_【中医宝典】

...闻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 ①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②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 ③声音嘶哑:新病暴哑,为风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2.html

共找到176,7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