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风湿中湿 温毒中 战栗 杀车槌法卷之三 劫病法 制药法 解药法 煎药法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 伤寒一提金卷之四 一提金启蒙 一提金六经证治捷法 太阳经见证法 辩证法 诊脉法 用药法 阳明经见证法 辩证法 诊脉法 用药法 少阳经见证法 ...

http://qihuangzhishu.com/700/index.htm

藏医脉诊_【中医宝典】

...诊脉的部位,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出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三个部位顺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寸关尺。藏医诊脉也有冲、甘、恰之分,也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诊冲、甘、恰三部,但藏医的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一提金六经证治捷法_《伤寒六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宜发表。诊脉法脉浮紧有力,为伤寒。脉浮缓无力,为伤风。用药法冬月正伤寒,用升阳发表汤。(即加减麻黄汤。)冬月伤风,用疏邪实表汤。(即加减桂枝汤。)春秋无汗,用羌活冲和汤发表;有汗,用加减冲和汤实表。夏月无汗,用神术汤;有汗,用前加减冲和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iushu/700-11-2.html

《伤寒六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风湿中湿 温毒中 战栗 杀车槌法卷之三 劫病法 制药法 解药法 煎药法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 伤寒一提金卷之四 一提金启蒙 一提金六经证治捷法 太阳经见证法 辩证法 诊脉法 用药法 阳明经见证法 辩证法 诊脉法 用药法 少阳经见证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iushu/index.html

正确认识脉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陈清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费兆馥名师研究室 ●无论是神化脉诊,还是贬低脉诊,都是对脉诊的误解。准确地据脉断症并非评价中医师水平的标准,诊断水平高超不等同于医术高明。四诊合参,才是王道。 ●疗效是中医诊疗的根本,如何提高临床中医师诊脉水平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75.html

东汉针灸学家--涪翁与郭玉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扎针施灸,几乎都手到病除。他还撰写了《针经》、《诊脉法》等书。 一位名叫程高的年轻人非常诚心地想拜涪翁为师,但是涪翁轻易不传授医术。待程高求教多年,涪翁才把医术传授给他。程高学成之后也隐藏行踪,退居乡野给人治病而不去做官,也获得了很高的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1.html

平息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正常的、平静的呼吸。诊法上,要求医者平静自己的呼吸,然后给病人诊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89.htm

奇疾方序_《奇方类编》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予不知医而好抄方书,曾集古方之易简者、内外科各成帙,将以付剞劂,舍弟遂曰∶执方以行药,是胶柱而鼓琵也。人有强弱虚实之别,非诊脉无由辨证。古方非不精微,而用违其道,将毋误人。予遂不果。一日于义河渡头,见妇人睛垂于外者,心甚悯之。问之医,皆...

http://qihuangzhishu.com/761/749.htm

脉法七十五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其愈也。发热、身痛、自卧,是表病也,诊脉沉迟,知表病差也。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不浮大而反沉迟,故知其愈也。腹痛,是里病也,诊脉浮大,知里病差也。以里有病者,脉当沉细,今不沉细...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93.htm

三部九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脉术语。①指全身遍诊法。即于头部、上肢、下肢三部诊脉,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不同部的脉出现独大、独小、独迟、独数,即表示该经的脏气有寒热虚实之变化。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423.htm

共找到2,7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