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记载病人诊疗情况的记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今臣意所者,皆有籍。……以故表籍所,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以故至今知之。”可知西汉时已有籍记载。后世演变为病历医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40.htm

筋望提纲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观经筋.手阴阳之筋.皆起于手指.阳筋自手而上行于头面.阴筋自手而上行于胸腹.足阴阳之筋.皆起于足趾.阳筋自足而上行于头面.阴筋自足而上行于胸腹.其为病也.皆当其所过者.转筋支痛.治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盖燔针所以治寒.不燔针所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41.html

临床四之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鼻梁亦青苍色。乃思“鼻头色青腹中痛”。询之,始点头说:“每月经来腹极痛,不想说话。”经四诊合参后,用投以舒肝调经之药而见效。 闻声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所述闻之法,及于三焦,包含了骨、筋、髓、头、心、肺、肝、肾等病证。文曰:“在上焦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367.html

人迎气口脉的实用价值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中。如《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中说:“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其颈脉动,……”故仲景《伤寒论》序言中,即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的告诫。 人迎寸口诊法,近世虽多废而不用,然而,在急症或危重病证的情况下,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5.html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古今察脉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脉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脉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31/32.htm

五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的消长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自从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以后,西医有了一种新武器,中医在内科领域所拥有的优势已大不如前。西医出身的张公让先生,1960年5月间曾在《中国新医药》第五十一期发表《二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之消长》一文,文章指出:“据老一辈的医界一般意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86.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二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理论、腧穴部位、针灸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2.html

中医闻_中医四_【中医宝典】

...辨口味知疾病 口腔异味辨疾病 什么是闻 闻呼吸辨病 闻咳嗽声辨病 闻包括哪些内容 闻辨病 闻的重要意义 嗅病气所包含的内容 月经病诊断中医如何闻 中医的四闻 中医闻包括哪些? 中医闻之闻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wenzhen-714-1.html

乳望提纲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乳之法.内经未言.李梃医学入门云.女人属阴.阴极则必自下而上冲.故乳房大而阴户缩也.男子属阳.阳极则必自上而下降.故阴茎垂而乳头缩也.杨士瀛曰.男子以肾为重.妇人以乳为重.上下不同.而性命之根则一.乳之法.观此亦可心解矣.何也.相书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44.html

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也。独寒独热,谓其或在上,或在下,或在表,或在里也。陷下,沉伏不起也。此虽以三部九候为言,而于气口部位,类推为用,亦惟此法。此与后二十五章同篇,七之义所当并考。愚按∶七之法,本出此;而勿听子谬谓七者,宜平旦一也,阴气未动二也,阳气...

http://qihuangzhishu.com/481/58.htm

共找到147,1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