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实之为义,邪气盛满,坚劲有余之象也。既大矣而且兼长,既长大矣而且有力,既长大有力矣,而且浮中沉三候皆然,则诸阳之象,莫不毕备焉。见此者,必有大邪大热,大积大聚,故王叔和脉经云∶“实浮沉皆得,大而长微弦,应指 然。”又曰∶“血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5-8.html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_【中医宝典】

...脉象的变化,必须以正常人的脉象作为比较。“以常衡变”的思想贯穿于内经的始终。 当代医家赵恩俭主编中医云:“正常人的脉象在一日之中,也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一样的相应变化,临证者用心玩味自知,一日四时的变化属微量变化,不若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48.html

先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都有所发展。晋代王叔和脉经学的第一部专着,是的集大成。以后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学的发展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的诊察部位分为寸口诊法(寸关尺诊法),三部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以及遍身诊法(三部九候诊...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28.htm

之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家正眼: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之散,怔忡不卧;右寸之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胀满蛊坏;右关之敬,当有溢饮;居于左尺,北方水竭;右得之,阳消命绝。 脉经:“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家枢要:“散为气血耗散,腑脏气绝,在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4.html

扁鹊诸反逆死要诀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羸人脉躁者死。 人身涩而来往滑者死。人身滑而来往涩者死。 人身小而往来大者死。 人身大而来往小者死。 人身短而来往长者死。 人身长而来往短者死。 尺上应寸口太迟者半日死。(脉经云∶尺不应寸时如驰,半日死。) 五脏六腑...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48.htm

内经要(并附名公诸论注)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之大法。四时,弦洪毛石。内经并之胃气,而各形容其妙,使人可思可悟,而又兼内外以∶内则藏气藏象有位...

http://qihuangzhishu.com/631/19.htm

中医六大误区_【中医宝典】

...误区二:古今论之书,多侧重于脉象而忽视诊法。诊法是诊脉的起点和过程,是根本;脉象是终点和结果,是枝叶。此即医圣仲景所言"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是也。"古代名医柯琴亦曾感叹而言:"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名取胜,泛而不切,漫无指归。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3.html

洪脉之相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疸之病进也,……脓溃之后,见洪大则难治。” 家正眼:“左寸洪大心烦舌破,右寸洪大胸满气逆。” 医学入门:“洪实为癫,洪大祟,洪紧痈疽喘急粗,洪浮阳邪来见。” 古今医统:“浮洪无力虚火,沉洪有力实火,洪紧痈疽,洪长壮热。”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8.html

有逆从阴阳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相反。凡逆从之见有余不足轻重,皆可知矣。按阴阳逆从四字,是诊脉辨病之要法。诸脉异等,脏腑异情,四时异宜,死生之辨,皆以此四字别之。故胃气、四时、五脏诸脉之形,为家之经;阴阳逆从,为家之纬。...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8.html

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同时它又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知道从传统上讲,就有诊病和辨证的两重作用。由于在诊病要求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相对的说是较小的,它更为符合中医理论的两分法性质的阴阳学说等,所以对辨证就更为有意义。早在仲景撰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3.html

共找到487,1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