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所列六经,与《素·热病论》不同。热病论根据气行之脉络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合。《伤寒论》根据邪入之次序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不合。经脉三阳经皆有头痛,阳明始有恶寒,而仲景乃皆入之太阳,更以胃实为正阳明;经脉嗜卧...
...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旧题秦越人撰,该书不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未提及,刘向、刘歆父子及李柱国校医书时也不曾记载,直到东汉未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时才在序文中提到《八十一难》,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是最早主译《难经》的人。因此,...
...儒书有经子史集,医书亦有经子史集。《灵枢》、《素问》、《神农本经》、《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为医门之经;而诸家注论、治验、类案、本草、方书等,则医之子、史、集也。经细而子、史、集粗,经纯而子、史、集杂,理固然也。学人必不可不...
...三焦之气,分而为三,合而为一,乃人身最关要之府,一气不舒,则三气不畅,此气机自然之理。学者即在这三焦气上探取化机,药品性味探取化机,便得调和阴阳之道也。【阐释】三焦自《内经》、《难经》已有不同说法,后世聚讼纷云,莫衷一是。总其要点,则三焦是...
...条分缕晰,亦曰湿热病论三十八条。余是附入。伤寒有五,《难经》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而不知内伤寒症有五,一停饮、二伤食、三香港脚、四虚烦、五内痈也。同伤寒十二证,一冬温,二寒疫,三瘟疫,四温病,五热病,六风温,七温疟,八湿温...
...医学丛书。孙鼎宜编撰。初刊于1932年。共六种:《伤寒杂病论章句》、《伤寒杂病论读本》、《难经章句》、《明堂孔穴》(附《针灸治要》)、《脉经钞》、《医学三言》。现有1936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心法》曰∶伏兔疽乃胃经穴道,在膝盖之上六寸正中,用力大如手掌一堆高肉处是也。患疽禁用针灸,如发寒热交作,疼痛彻心,由胃火毒滞而成,溃后最难收敛。...
...夫欲学医,必先读无方之书,则莫善于巢氏《病源》焉。《病源》引申经意,别类分门,比《灵》、《素》为易知,亦较《灵》、《素》而易入。习之既久,遂乃上探《灵》、《素》,兼读《难经》、《甲乙经》二书以疏之,明乎经络脏腑之源,达于望闻问切之故,而于...
...大陵位下手膊上,与阳膊总筋下相对。阳池穴 在外间使下。外间使穴 在一窝风下,与内间使相对,一名外关候。肩井穴 在肩膊眼窝内。斗肘穴 在手肘曲外,高起圆骨处。五指名目图(图)五指穴道图(图)阴掌脏腑图(图)阳掌脏腑图(图)肘腕穴道图(图)看手指...
...根本无法治疗疾病,只能暂时止病。而且如果有某处不适,则现代医学必使人养成吃药的习惯,使人体在不知不觉间对药品产生耐药性,换句话说也就是对药品产生依赖。结果由于药品过量使用,使得身体机能不平衡。 在家庭中进行的穴道刺激中,使用普遍的是指压。指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