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盛衰篇_《疡医大全》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方盛衰》曰∶形弱气虚死;(中外俱不足也。)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脏衰,故脉不足也。)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脏盛,故脉气有余。)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坐起有常,则息力调适,故诊之方法,必先用之。)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言所以贵...

http://qihuangzhishu.com/344/57.htm

《糖络杂病》评析_【中医宝典】

...终将二十余载临证心得升华为一套系统、完整的现代糖尿病中医学术新论,填补了古代消渴理论认识方面的不足,提高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从而解决了现代临床单纯中医药降糖的难题。 《糖络杂病》的成稿不仅对于现代糖尿病学的中医临床意义重大,对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565.html

中医的问题在哪里?—评中国科大朱清时校长的中医_【中医宝典】

...信息,如用手掂掂重量,拍拍声音,看看颜色和瓜蒂形状,等等,就可以知道好坏。这类方法就是‘整体观’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和事物的整体性,用的就是这类方法。”西瓜西瓜,西来之瓜,据载是公元前四世纪亞历山远征时將它传到印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59.html

·象传上·易传

...风行地上,;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道也。窥女贞,亦可丑也。我生进退,未失道也。国之光,尚宾也。我生,民也。其生,志未平也。...

http://wenxue360.com/guji/365.html

夏季腹泻舌择药_【中医宝典】

...“舌诊”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医有“舌乃心之苗、胃之镜、脾之外候”的说法。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两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这些相应部位的细微变化,可以反映出相关脏腑的内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976.html

嘉庆乙亥元和时疫_《曹仁伯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问乃病,答曰∶乙为从革,炎火盛行,亥属厥阴,风淫所胜,风火相煽,则吴又可瘟疫论之见证,不一邪之盘踞于膜原者,势必从九窍传而出,即外起之因内兼之证,以末治之亦不能出此范围也。况吴又可瘟疫及张石顽时行疫气、周禹载湿热暑疫,均值挠甲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caorenboyianlun5345/226-26-0.html

行·韩非子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 天下有信数三:一...

http://wenxue360.com/guji/3517.html

治病先形色然后察脉问证_《格致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曰∶诊脉之道,人勇怯,肌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凡人之形,长不及短,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浓。而况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气虚,黑者肾气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所以肥人贵脉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gezhiyulun/339-14-0.html

方盛衰篇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方盛衰篇》曰∶形弱气虚,死。(中外俱不足也。)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脏衰,故脉不足也。)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脏盛,故脉气有余。)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坐起有常,则息力调适,故诊之方法,必先用之。)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言...

http://qihuangzhishu.com/342/62.htm

电子版序_《伤寒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电子科技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民间中医网的网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工作。郑钦安的《伤寒恒》是我们继《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之后完成的第三部电子版书籍。本书以巴蜀书社1996年1月出版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2.htm

共找到481,8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