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論》在线阅读

...《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 八卷。闡述氣關係,證的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證論 目录◎ 卷一 陰陽水火氣論◎ 卷二 吐血◎ 卷三 汗血◎ 卷四 便血◎ 卷五 瘀血◎ 卷六 癆瘵◎ 卷七◎ 卷八 方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80.html

痹虚劳脉证并治_《金匮要略心典》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问曰.痹之.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乃因疲劳汗出.而阳气一伤.卧不时动摇.而阳气再伤.于是风气...

http://qihuangzhishu.com/724/10.htm

痹虚劳脉证并治_《金匮要略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一首 脉证九条 方九首)问曰: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aolvfanglun/125-3-6.html

卷中 惊悸吐血下胸满瘀血脉证治第十六_《金匮要略》

...惊悸吐血下胸满瘀血脉证治第十六:(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48.html

卫气营辨证_【中医宝典】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心包证】 【分证】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卫气营辨证是清代医家叶桂(叶天士)在《内经》、《伤寒论》等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出的一种辨证方法。 卫气营辨证将外感温热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94.html

暗送秋波的解释_暗送秋波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对张(作霖)则~,对曹()尤密切勾结。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献媚...

http://hanwen360.com/cy/313041.html

惊悸吐衄下胸满瘀血脉证并治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目睛晕黄,主血脉也。盖以诸脉络于目,而血热则赤,血瘀则黄。今目睛黄晕,知其衄未止也;若黄晕去,目睛慧了,知其衄已止,故曰∶衄今止也。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注』衄血,阳络伤也。下,阴络伤也。太阳主外,春夏...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6-5.html

卫气营_【中医宝典】

...卫气营辨证是清代医家叶桂(叶天士)在《内经》、《伤寒论》等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出的一种辨证方法。 卫气营辨证将外感温热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成份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分证、心包证等多种证候,反映了外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06.html

症瘕积聚痞蛊总括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聚。盖以积为,而聚为气也。故李杲有五积丸方治法。「巢氏病源」载七症八瘕,但有八瘕名证,而无七症形。其他方书亦不概见。大抵又以症为气,而瘕为也。夫皆起于气,也气聚而后血凝,不必过泥于黄,青,燥,,脂,狐,蛇,鳖等名,但以牢固...

http://qihuangzhishu.com/337/941.htm

景公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原文)-出自《晏子春秋》谏篇_史书_【文学360】

...《景公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 1、景公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景公重而狱多,拘者满圄,怨者满朝。晏子谏,公不听。公谓晏子曰:“夫狱,国之重官也,愿托之夫子。” 2、景公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晏子对曰:“君将使婴饬其功乎?则婴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77.html

共找到211,1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