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治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疟母一,经所未载。然论诸疟,未有详于内经者也。其文虽略有不同,必是脱简,然所出治法,亦未有过于仲景者也。『集注』徐彬曰∶自者,谓感有风寒,而惟自弦也。于是既有一定之象,而兼数为热,兼迟为寒,此其大纲也。尤怡曰∶疟之舍固在半表半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5-2.html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元简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06年 金匮玉函要略方论金匮要略序(出赵本.) 金匮玉函要略综概 卷一 脏腑经络先后第一(论十三首、三条) 湿病第二(论一首、十二条、方十一首)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论一首、...

http://qihuangzhishu.com/626/index.htm

金匮要略浅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陈修园 朝代:汉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叙言 卷一 脏腑经络先后第一 痉湿病第二 卷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并治第五 卷三 血痹虚劳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治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aolveqianzhu/index.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

http://www.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中风历节病并治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亦缓毒法耳!『集注』沈明宗曰∶金匮补示饮食内伤,脾、胃、心、肺、肝、肾致,名曰历节。然出,皆因饮酒,湿壅内热而招外邪合。谓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矣。或外风而合内湿,外寒而合内湿,内寒而招外湿,内热而招外湿,此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5-3.html

妇人杂并治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自愈矣。此男子亦有,不独妇人也。『集注』尤怡曰∶凝痰结气,阻塞咽嗌之间,千金所谓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是也。半夏浓朴汤方半夏(一升) 浓朴(三两) 茯苓(四两) ...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9-3.html

高注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高学山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72年 脏腑经络先后治第一 湿病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治第五 血痹虚劳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治第七 奔豚气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

http://qihuangzhishu.com/637/index.htm

黄胆并治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论血痹虚劳篇有小建中汤主治虚劳,故曰∶虚劳小建中。意谓此男子黄而小便利,亦为虚劳之云尔。小建中汤方(见虚劳中)酒黄胆者,或无热谵言,小腹满欲吐,鼻燥。其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注』此详申酒疸之为也。酒体湿而性热,过饮之人必...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8-1.html

月经先后无定期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月经周期或前或后1-2周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经乱”。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月经不规则。青春期初潮后1年内及更年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如无其他候,可不予治疗。月经先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8-4.html

共找到527,4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