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说,在正常情况下,上海每年的药品不良反应至少在3000例以上,但90%以上被“漏报”了。“19家三级医院一年竟没有一起药品不良反应,叫人如何相信?” “不报告药品不良反映的结果是,本不该死的人成了冤死鬼。”杜文明博士说,仅在去年上报的...
...药品生产活动的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和资格。这是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的一项措施。在本法中,体现为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遵守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必须按照一定标准或者规范进行生产或者炮制等规定。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药品的...
...病例、高危险人群、血糖异常的特征及临床使用建议,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对加替沙星安全性研究及上市后不良反应的跟踪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按规定及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报告。 通报介绍了阿昔洛韦引起急性...
...前不久,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公众健康忠告,称FDA已要求相关厂商修改含有长效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类药品(LABAs)的说明书,增加新警示内容和用药指导信息。 新的警示内容提示,LABAs作为长效支气管扩张药,可增加发生严重...
... 那么,如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服用是不是就绝对安全呢? 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教授介绍:国家药典委员会在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中对雄黄日用剂量做出规定,每天应该严格控制在0.05~0.1克,而相关研究证实,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牛黄...
...呼吁,药品市场应呼唤儿童专用剂型。 国内儿童专用剂型药物非常少,仅有不到10%的药物中,大部分也是进口或合资企业生产的,而且多数属非处方药。目前,相关部门审批药品说明书时,在儿童用药一栏中,需要生产厂家提供相关研究报告,不少药厂参照的都是国外...
...,北京市将以现场核查和批文清查为基础,全面规范药品注册和再注册工作。同时,将执行国家新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标准,以跟踪检查、驻厂监督员等制度的实行为基础,加强药品的生产安全监管。此外,还将进一步深化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整治工作。 ...
...在目前广泛实行的药品销售渠道工作规范GSP身后,一个新的药学服务时代———GPP(优良药房工作规范)时代正在悄然推近。GPP时代的标志是要求药师、执业药师从以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上来。2006年10月,张家港市百禾医药连锁...
...博士说,在正常情况下,上海每年的药品不良反应至少在3000例以上,但90%以上被“漏报”了。“19家三级医院一年竟没有一起药品不良反应,叫人如何相信?” “不报告药品不良反映的结果是,本不该死的人成了冤死鬼。”杜文明博士说,仅在去年上报的...
...批准的说明书为准,宣传内容不得超出批准适应症的范围。 在药品广告中,禁止出现让利销售、有奖销售、“***指定产品”、“***专用产品”、以药品作为礼品或奖品等不确切证明药品功效与药品作用无任何关系的内容。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以下药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